熱門好文

楊定一博士帶靜坐冥想練習

我們每一個人的任務,首先是覺醒,醒過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睡覺,對,都在這個夢中。很多人都會說,如果人是到這個世界上是有任務的那,你一定要認清楚你的任務是什麼,然後你要去完成這件事情。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每一位都是菩薩。 18:41 開始 楊定一博士帶靜坐冥想 影片在這 以下由AI辨識,方便大家快速抓重點 【殷瑗小聚】20150412 - 靜坐的世界 - 楊定一博士(下) 00:15-00:55 我們為大家請到的是楊定一博士,我想在這麼紛亂的年代,大家要有最重要的選擇。和大家推薦的就是楊定一博士的這一本《靜坐的科學、醫學以及心靈之旅》我們請博士來跟我們來談一談。 00:55-01:34 你在很年輕的時候,拿到醫學雙博士,又進入最頂尖的醫學領域。可能很多人都會期待,說,你可能就某一些方面,不管是免疫、癌症,各方面會不斷地研究下,然後會對人類有一個非常,極大的突破。有很多的期待在你身上,可是最後你發現,你自己走出另外一條路,你可以談談。比如說你在2012年出的《真原醫》這本書,在臺灣全年度賣得最好的一本書,對社會上其實有非常大的影響力跟震撼。 01:36-01:44 你從這樣的一個完全是西方醫學的角度,培養你出發,然後一直你走到現在,你會談的就是說你覺得。 01:46-02:01 你是希望用一個更清楚的力量去造福更多的人,還是用一個什麼樣的角度在發展這件事情?鄭穎兒,你每一次問我,都是切入到這個重點,很好。 02:02-02:36 其實,你知道,從西醫這樣轉出來,確實你可以想到當時受到這個壓力同時的期待,因為當時我們很幸運,發現一些,還是算是很大的突破。也可以這樣講,因為它對腫瘤, 對這個病毒感染都有相關。到今天,在每一個課本,都有那我的這個老師。他期待就是我們,在這個學術,就是期待諾普獎金,甚至我有個很好的一個朋友,同學,就是我們。 02:36-03:03 這個距離。我們工作比我們現在還更近,前年嗎,得諾普獎金也走掉了?我打電話恭喜他,沒想到他那個禮拜五走掉,禮拜一公布大全世界這個大新聞。所以,這個有我父母的期待,對不對,但是我總是認為這樣,人生是無常,很短,那就還是做自己想做的。 03:04-03:35 科學搞了一個段落,我現在還在做科學,轉了另外一個題目,奈米顆粒對生命的來源對不對?就是到火星。這個NASA辯論,我們的Paper全部都出來了,是,所以現在還在做科學,但是我總是認為科學。它還是有一個局限,因為它要透過一些工具,這些工具一定要去測去,你看得到, 聞得到, 摸得到,它才是成一個工具。數字 數字還是有這個局限。 03:35-04:16 那進到這個哲學,我認為它對朋友也好,對大家的幫助會更大。我們現在就缺這一塊,這一塊就是看不到, 摸不到, 聞不到。但是,我們都知道,需要是這種安慰,假如帶給大家,分享,透過這本書也好。過去演講,我們辦活動,我認為對我是充滿了活力,充滿了感恩心,感覺不斷地跟佛陀講Thank you, 謝謝,我有這個機會,也就差不多了。 04:16-04:50 所以在物質上的追求,有時候為了一個獎,為了一個獎,諾布獎是很大一個獎,對對不對?是你當個院士,是很大一個獎,是,這些對我現在比較不重要。我認為這是有時候我們為了一個目標,把自己陷入一個框框。是。當時佛陀就是這麼說,不要擔心沒有眾生可以讀,只怕擔心自己不成佛,沒有成佛。 04:50-05:11 是。就是說,首先自己搞一個段落,然後看是不是可以佔到一個菩薩的一種。願力。可以幫助朋友,幫助其他需要的人,是把大愛的心, 慈悲的心可以發揮出來。我想,人生就是這樣的。 05:30-05:57 博士,您還出了版了《有聲專輯》等著你》這個專輯也跟我們來聊一下。是用聲音來傳遞一個經歷,靜定的一個心靈力量。這個我是蠻壓抑的,我想說,要不是出專輯CD,可不可以跟我們談一談CD的這個內容好嗎?不是光你這個壓抑,這個,我全朋友都不敢相信。 06:01-06:51 因為我本來就不會唱歌,人家以為我是唱歌。帶出來的CD,其實不是是用聲音在把一些心裡面的一些想法分享出來,也是一天把它錄完的,也沒有這個編輯,沒有這個稿,沒有什麼規劃,就是希望帶來給好多朋友,他在最絕望的時候,有些是同學很年輕,現在好多十歲,十幾歲,對人生的觀念都有一些受到打擊。父母中間的關系不好,等等,兄弟姐妹這樣成人,我們有憂鬱,有好多這個疾病帶來,或者新的障礙帶來,跟這個朋友,妻子,夥伴中間的一些關系,造出來的這個刺激,打擊悲傷。 06:52-07:26 我好希望,就是每一位這些朋友,想抱一下,想就是帶到身邊,抱一下。代表誰,代表這個宇宙,代表這個宇宙萬物萬有的這個子母,我講不是這個子母,不值父,就是代表一種女性的能量。就是我認為,我們現在最需要一種這個慈悲心,一種右腦的這種境界,我們男人比較屬於左腦,他是屬於一種這個邏輯性的。 07:26-07:34 那現在有一點,是要從心出發,帶到這個萬有子母,就叫抱一下這個孩子,還是回家吧。 08:12-08:50 其實,這個生命是永恆的,不要認為是無常,不要認為是那麼局限,它是永遠走不完的就是彌羅佛講唯識,基督講大愛,我站到唯識,從來沒有動過。是意識組合起來的,這生命不是有物質,有DNA, 有血液,有細胞。有這個體, 肉體才有意識,是剛好顛倒的,是有意識才有體。THe other way around是顛倒的。所以,站到這個海,站到這個意識海。 08:50-09:35 Sea of Consciousness。從來沒有動過,你看, 你在痛苦當中,煩惱當中,但是我站到宇宙,從來沒有動過,從來沒有動過。回家吧,也沒有什麼好原諒別人,也沒有好原諒自己,那就不需要原諒,也不需要好放下。解脫,你本來就是解脫的,你本來就是自由的,你本來就是完美的。只要理解, 認同,充滿的信仰,就回家了,你本來就在家。對不對?是超越, 沒有什麼好超越,你本來就超越,你還有什麼好超越? 09:35-09:40 人間就讓你超越,你不需要變成神仙超越。 09:41-09:48 所以我在等著你站到宇宙,不是我個人站到宇宙,我在等著你是這個。 09:50-10:27 怎樣講這個mission,這個任務,想透過這個CD轉達出來,是。其實,很多人都會說,如果人是到這個世界上是有任務的那,你一定要認清楚你的任務是什麼,然後你要去完成這件事情。你可以談談,就是說,你現在你自己覺得可以給這個世界一個最好的禮物,你的方向是什麼?我認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任務,首先是覺醒,醒過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睡覺,對,都在這個夢中。 10:27-10:38 這個認為就是好多被這個萬物,這個形象帶走了,首先,我們要醒過來,醒過來,以後想做什麼,做什麼。 10:40-11:14 可以做一個教花子,佛陀當時也是經過。但是,做個最有榜樣的,可以做個企業家,可以做一個服務移工,可以做一個老師,學生,什麼都沒有限制,但是做什麼都做像樣,很認真,做一個,完全投入。為什麼?因為這個宇宙跟我們從來沒有分過手,我們是這宇宙的部分,不要小看我們那麼一點點,我們在每一個角落。 11:15-12:01 雖然我們認為是那麼小,可以影響到整體,影響到這個宇宙,我們點那麼一點,可以影響到整個宇宙。可以相信,過來,相信的話,我們在每一個動作都要追求完美,而且甚至連追求都不需要。你心打開,充滿的感恩,充滿的贊美,不斷地跟宇宙說Thank you,你真正完美,上帝是完美,佛陀,全部過去都是完美,我們是完美Perfect。一點都追加,減少,都不可能,在這種境界,就是寧靜了,對不對,你自然,每一個行為,每一個動作是完美的。 12:01-12:35 這樣的話,帶來一把光帶給周邊的人,本來這個周邊的人沒有希望,希望來了,絕望。重新組合起來了,脫胎換骨了,就是這樣子。這是我們最大的一個禮物,上帝,佛陀,整個這個之母,萬物的之母,萬有的之母所帶來給我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每一位都是菩薩。問題是知不知道? 12:38-13:15 曉不曉得,可不可以去知道了,敢不敢承擔起來,差在這裡。所以,佛是不可能是成佛的,佛本來就是佛,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是平等的。但是,因為我們質疑心太大。很多人朋友聽到他是大喜樂,跟我分享大喜樂,但是我走出來,或是他女兒轉過去,他說。但是,質疑心就來了,信不過去,所以,這信仰大,成就就大。嗯哼。 13:38-14:08 你在全球各地做了很多的一些課程和一些活動,接觸到很多的一些眾生。你覺得就是說,在這些接觸的過程當中,大家確實是有一個很大的一個心靈渴求,你也看到了各式各樣的一些困頓的心靈,是這樣子嗎?是,所以,為什麼我講說,我為什麼對上師慈敬上師的這個。 14:10-14:45 就是對整個這個組織,我那麼大的尊重,你看,多年來,只要任何這個這個組織的主持人,這請,我一定會會參加的。因為我知道你們在做善事,是你們透過行為,行動表達一切,表達這個佛心,表達這個,這個耶穌的大愛心,這菩薩的大愛心。那不一定是說透過語言,不一定透過理論,從實際的行為來表達出來。 14:46-15:28 確實,全球都需要你到各地看,就是這個缺少的溫暖,缺少這個愛,人,跟人中間的這個距離越來越大。但是透過這種行動,把這個距離拉短,有時候我們透過一個抱怨一下,是就把這距離拉近了,是透過這種實際,在這個行動在做。有時候,我們可以把我們的愛心轉達出來,其實,它就是那麼簡單是。但首先,我們要認定,知道,這個世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扮演我們的角色,每一個角落都可以帶來這個這一把光。 15:28-16:06 像臺灣,我認為,我每次回來,我就感覺,我就感覺,我們缺少這個陽光,缺少這個溫暖。人跟人中間的相信力,那不是光臺灣,你說大陸這個其他的地方一樣的,有人就是有這個。有時候,這個質疑心也好,我們也許太競爭,太競爭,心態太強烈也好。本來這都是用意都是好的,最後就是叫我們大家也許不安,不這個。所以,我們透過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帶來這個安心的,這種這種作用是。 16:54-17:22 博士,您在今天,可不可以為我們在現場就是示範一個,就是最簡單的一個。這個靜坐,就是我們坐著,我們就其實就可以進入一個快樂的,一個靜坐的一個狀態。老師可不可以教我們一下,好嗎?讓全球的慈濟人,我想他們也相當的,可能,做很多的一些志工,也是會很疲倦。所以說,可能這樣子一種靜坐,可能也會對我們有很多的一些身心有好處。 17:22-17:57 是不是也可以為我們做一點點的示範,教導我們,也許我們也可以跟你一起做好?我想一下,首先,這個心是最重要,一切還是從心出發,心。所以,剛剛講的心,就是帶著一個贊美的Praise,Praise, 贊美,看著萬物,周邊的人其實都是贊美,都是看到美的部分。感恩的心,感恩的心,要出來,就是謝謝,兩個字,是最好的靜坐的方法。那然後接下來就是這個。 17:58-18:30 我們要自己要發一個一個願,希望對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有什麼,這個有希望,得到什麼,有什麼,有什麼幫助?這就是這個心情,要要從這裡著手。那接下來,你既然談到一個方法,更具體的方法,我認為因為我們實際的同仁都喜歡動。我發現這個喜歡坐,喜歡坐,少講多做,我就很欣賞這一點。 18:31-18:49 所以,今天我帶一個,就是說沒有方法的方法,好不好好?我希望你們兩位都是一邊聽我講話,也閉著眼睛。我們觀眾每一個人都閉著眼睛,包括我自己也閉著眼睛。就坐的位置很舒服,這樣放松,聽著我講。 18:52-18:55 聽我講隨習。 18:57-19:04 沒有方法的方法,也就是說,我把我自己當作一個。 19:06-19:09 用個平等心來看這個世界。 19:12-19:27 甚至我完全人也不存在在這裡了,完全沒有什麼追求,沒有什麼期待,甚至沒有什麼方法好談。 19:29-19:32 沒有什麼境界好描述。 19:34-19:42 周邊聲音來,聲音去。 19:45-19:50 雜念來,雜念去。 19:52-19:56 跟我都不相關。 19:58-20:03 我人都不存在了,都已經走掉了。 20:05-20:12 還有什麼念頭好計較,好在意? 20:15-20:25 不斷地回到方法,有雜念,有分心知道。 20:27-20:37 而不斷地回到方法,方法,又是沒有方法的方法。 20:40-20:43 輕輕松松地存在就好了。 20:46-20:50 有存有就好了,知道就好了。 20:52-20:55 那要追求什麼呢? 20:57-21:17 什麼都不用追求,你人都不存在了,還有什麼好追求嗎?輕輕地問自己這一點,帶著維系的念頭,一路追求下去,追求什麼呢,什麼都沒有追求。 21:20-21:30 什麼都不用期待,這就是沒有方法的大方法。 21:59-22:07 這樣子,用這種心情,這種理解,這種領悟,一路走下去。 22:11-22:24 放鬆也不要去追求,身體上有哪裡不舒服,舒服都不要去管。它。我人都不存在了我人都不存在了,還有什麼好談? 22:26-22:37 還有什麼想描述,還有什麼想分享,什麼都沒有啊。 22:42-22:47 這是隨習沒有方法的方法。 22:51-22:57 我看,兩位都入定了非常好,非常好的一段印象。 23:00-23:28 非常非常好,謝謝博士,非常感恩您。也希望下一次有機會能夠再到大一電視臺來傳遞這麼美的心靈之旅,和所有的觀眾,朋友來分享。非常謝謝博士,感恩您,謝謝我們的節目時間到了,我們要非常謝謝你的收看。我們更要感謝的是,潘導播以及電臺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因緣小聚,我們下次再聚,感恩,謝謝。 我有個LINE社群,一起分享楊定一博士的理念 您已被邀請加入「蛻變人生讀書會(楊定一博士共修)~姚小鳳心靈」!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9g_yFUR3EZM1K-NCqUXvmnWpbFdPgEwTRZ48k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我們每一個人的任務,首先是覺醒,醒過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睡覺(楊定一博士)

我們每一個人的任務,首先是覺醒,醒過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睡覺,對,都在這個夢中。很多人都會說,如果人是到這個世界上是有任務的那,你一定要認清楚你的任務是什麼,然後你要去完成這件事情。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每一位都是菩薩。 18:41 開始 楊定一博士帶靜坐冥想 影片在這 以下由AI辨識,方便大家快速抓重點 【殷瑗小聚】20150412 - 靜坐的世界 - 楊定一博士(下) 00:15-00:55 我們為大家請到的是楊定一博士,我想在這麼紛亂的年代,大家要有最重要的選擇。和大家推薦的就是楊定一博士的這一本《靜坐的科學、醫學以及心靈之旅》我們請博士來跟我們來談一談。 00:55-01:34 你在很年輕的時候,拿到醫學雙博士,又進入最頂尖的醫學領域。可能很多人都會期待,說,你可能就某一些方面,不管是免疫、癌症,各方面會不斷地研究下,然後會對人類有一個非常,極大的突破。有很多的期待在你身上,可是最後你發現,你自己走出另外一條路,你可以談談。比如說你在2012年出的《真原醫》這本書,在臺灣全年度賣得最好的一本書,對社會上其實有非常大的影響力跟震撼。 01:36-01:44 你從這樣的一個完全是西方醫學的角度,培養你出發,然後一直你走到現在,你會談的就是說你覺得。 01:46-02:01 你是希望用一個更清楚的力量去造福更多的人,還是用一個什麼樣的角度在發展這件事情?鄭穎兒,你每一次問我,都是切入到這個重點,很好。 02:02-02:36 其實,你知道,從西醫這樣轉出來,確實你可以想到當時受到這個壓力同時的期待,因為當時我們很幸運,發現一些,還是算是很大的突破。也可以這樣講,因為它對腫瘤, 對這個病毒感染都有相關。到今天,在每一個課本,都有那我的這個老師。他期待就是我們,在這個學術,就是期待諾普獎金,甚至我有個很好的一個朋友,同學,就是我們。 02:36-03:03 這個距離。我們工作比我們現在還更近,前年嗎,得諾普獎金也走掉了?我打電話恭喜他,沒想到他那個禮拜五走掉,禮拜一公布大全世界這個大新聞。所以,這個有我父母的期待,對不對,但是我總是認為這樣,人生是無常,很短,那就還是做自己想做的。 03:04-03:35 科學搞了一個段落,我現在還在做科學,轉了另外一個題目,奈米顆粒對生命的來源對不對?就是到火星。這個NASA辯論,我們的Paper全部都出來了,是,所以現在還在做科學,但是我總是認為科學。它還是有一個局限,因為它要透過一些工具,這些工具一定要去測去,你看得到, 聞得到, 摸得到,它才是成一個工具。數字 數字還是有這個局限。 03:35-04:16 那進到這個哲學,我認為它對朋友也好,對大家的幫助會更大。我們現在就缺這一塊,這一塊就是看不到, 摸不到, 聞不到。但是,我們都知道,需要是這種安慰,假如帶給大家,分享,透過這本書也好。過去演講,我們辦活動,我認為對我是充滿了活力,充滿了感恩心,感覺不斷地跟佛陀講Thank you, 謝謝,我有這個機會,也就差不多了。 04:16-04:50 所以在物質上的追求,有時候為了一個獎,為了一個獎,諾布獎是很大一個獎,對對不對?是你當個院士,是很大一個獎,是,這些對我現在比較不重要。我認為這是有時候我們為了一個目標,把自己陷入一個框框。是。當時佛陀就是這麼說,不要擔心沒有眾生可以讀,只怕擔心自己不成佛,沒有成佛。 04:50-05:11 是。就是說,首先自己搞一個段落,然後看是不是可以佔到一個菩薩的一種。願力。可以幫助朋友,幫助其他需要的人,是把大愛的心, 慈悲的心可以發揮出來。我想,人生就是這樣的。 05:30-05:57 博士,您還出了版了《有聲專輯》等著你》這個專輯也跟我們來聊一下。是用聲音來傳遞一個經歷,靜定的一個心靈力量。這個我是蠻壓抑的,我想說,要不是出專輯CD,可不可以跟我們談一談CD的這個內容好嗎?不是光你這個壓抑,這個,我全朋友都不敢相信。 06:01-06:51 因為我本來就不會唱歌,人家以為我是唱歌。帶出來的CD,其實不是是用聲音在把一些心裡面的一些想法分享出來,也是一天把它錄完的,也沒有這個編輯,沒有這個稿,沒有什麼規劃,就是希望帶來給好多朋友,他在最絕望的時候,有些是同學很年輕,現在好多十歲,十幾歲,對人生的觀念都有一些受到打擊。父母中間的關系不好,等等,兄弟姐妹這樣成人,我們有憂鬱,有好多這個疾病帶來,或者新的障礙帶來,跟這個朋友,妻子,夥伴中間的一些關系,造出來的這個刺激,打擊悲傷。 06:52-07:26 我好希望,就是每一位這些朋友,想抱一下,想就是帶到身邊,抱一下。代表誰,代表這個宇宙,代表這個宇宙萬物萬有的這個子母,我講不是這個子母,不值父,就是代表一種女性的能量。就是我認為,我們現在最需要一種這個慈悲心,一種右腦的這種境界,我們男人比較屬於左腦,他是屬於一種這個邏輯性的。 07:26-07:34 那現在有一點,是要從心出發,帶到這個萬有子母,就叫抱一下這個孩子,還是回家吧。 08:12-08:50 其實,這個生命是永恆的,不要認為是無常,不要認為是那麼局限,它是永遠走不完的就是彌羅佛講唯識,基督講大愛,我站到唯識,從來沒有動過。是意識組合起來的,這生命不是有物質,有DNA, 有血液,有細胞。有這個體, 肉體才有意識,是剛好顛倒的,是有意識才有體。THe other way around是顛倒的。所以,站到這個海,站到這個意識海。 08:50-09:35 Sea of Consciousness。從來沒有動過,你看, 你在痛苦當中,煩惱當中,但是我站到宇宙,從來沒有動過,從來沒有動過。回家吧,也沒有什麼好原諒別人,也沒有好原諒自己,那就不需要原諒,也不需要好放下。解脫,你本來就是解脫的,你本來就是自由的,你本來就是完美的。只要理解, 認同,充滿的信仰,就回家了,你本來就在家。對不對?是超越, 沒有什麼好超越,你本來就超越,你還有什麼好超越? 09:35-09:40 人間就讓你超越,你不需要變成神仙超越。 09:41-09:48 所以我在等著你站到宇宙,不是我個人站到宇宙,我在等著你是這個。 09:50-10:27 怎樣講這個mission,這個任務,想透過這個CD轉達出來,是。其實,很多人都會說,如果人是到這個世界上是有任務的那,你一定要認清楚你的任務是什麼,然後你要去完成這件事情。你可以談談,就是說,你現在你自己覺得可以給這個世界一個最好的禮物,你的方向是什麼?我認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任務,首先是覺醒,醒過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睡覺,對,都在這個夢中。 10:27-10:38 這個認為就是好多被這個萬物,這個形象帶走了,首先,我們要醒過來,醒過來,以後想做什麼,做什麼。 10:40-11:14 可以做一個教花子,佛陀當時也是經過。但是,做個最有榜樣的,可以做個企業家,可以做一個服務移工,可以做一個老師,學生,什麼都沒有限制,但是做什麼都做像樣,很認真,做一個,完全投入。為什麼?因為這個宇宙跟我們從來沒有分過手,我們是這宇宙的部分,不要小看我們那麼一點點,我們在每一個角落。 11:15-12:01 雖然我們認為是那麼小,可以影響到整體,影響到這個宇宙,我們點那麼一點,可以影響到整個宇宙。可以相信,過來,相信的話,我們在每一個動作都要追求完美,而且甚至連追求都不需要。你心打開,充滿的感恩,充滿的贊美,不斷地跟宇宙說Thank you,你真正完美,上帝是完美,佛陀,全部過去都是完美,我們是完美Perfect。一點都追加,減少,都不可能,在這種境界,就是寧靜了,對不對,你自然,每一個行為,每一個動作是完美的。 12:01-12:35 這樣的話,帶來一把光帶給周邊的人,本來這個周邊的人沒有希望,希望來了,絕望。重新組合起來了,脫胎換骨了,就是這樣子。這是我們最大的一個禮物,上帝,佛陀,整個這個之母,萬物的之母,萬有的之母所帶來給我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佛,每一位都是菩薩。問題是知不知道? 12:38-13:15 曉不曉得,可不可以去知道了,敢不敢承擔起來,差在這裡。所以,佛是不可能是成佛的,佛本來就是佛,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是平等的。但是,因為我們質疑心太大。很多人朋友聽到他是大喜樂,跟我分享大喜樂,但是我走出來,或是他女兒轉過去,他說。但是,質疑心就來了,信不過去,所以,這信仰大,成就就大。嗯哼。 13:38-14:08 你在全球各地做了很多的一些課程和一些活動,接觸到很多的一些眾生。你覺得就是說,在這些接觸的過程當中,大家確實是有一個很大的一個心靈渴求,你也看到了各式各樣的一些困頓的心靈,是這樣子嗎?是,所以,為什麼我講說,我為什麼對上師慈敬上師的這個。 14:10-14:45 就是對整個這個組織,我那麼大的尊重,你看,多年來,只要任何這個這個組織的主持人,這請,我一定會會參加的。因為我知道你們在做善事,是你們透過行為,行動表達一切,表達這個佛心,表達這個,這個耶穌的大愛心,這菩薩的大愛心。那不一定是說透過語言,不一定透過理論,從實際的行為來表達出來。 14:46-15:28 確實,全球都需要你到各地看,就是這個缺少的溫暖,缺少這個愛,人,跟人中間的這個距離越來越大。但是透過這種行動,把這個距離拉短,有時候我們透過一個抱怨一下,是就把這距離拉近了,是透過這種實際,在這個行動在做。有時候,我們可以把我們的愛心轉達出來,其實,它就是那麼簡單是。但首先,我們要認定,知道,這個世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扮演我們的角色,每一個角落都可以帶來這個這一把光。 15:28-16:06 像臺灣,我認為,我每次回來,我就感覺,我就感覺,我們缺少這個陽光,缺少這個溫暖。人跟人中間的相信力,那不是光臺灣,你說大陸這個其他的地方一樣的,有人就是有這個。有時候,這個質疑心也好,我們也許太競爭,太競爭,心態太強烈也好。本來這都是用意都是好的,最後就是叫我們大家也許不安,不這個。所以,我們透過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帶來這個安心的,這種這種作用是。 16:54-17:22 博士,您在今天,可不可以為我們在現場就是示範一個,就是最簡單的一個。這個靜坐,就是我們坐著,我們就其實就可以進入一個快樂的,一個靜坐的一個狀態。老師可不可以教我們一下,好嗎?讓全球的慈濟人,我想他們也相當的,可能,做很多的一些志工,也是會很疲倦。所以說,可能這樣子一種靜坐,可能也會對我們有很多的一些身心有好處。 17:22-17:57 是不是也可以為我們做一點點的示範,教導我們,也許我們也可以跟你一起做好?我想一下,首先,這個心是最重要,一切還是從心出發,心。所以,剛剛講的心,就是帶著一個贊美的Praise,Praise, 贊美,看著萬物,周邊的人其實都是贊美,都是看到美的部分。感恩的心,感恩的心,要出來,就是謝謝,兩個字,是最好的靜坐的方法。那然後接下來就是這個。 17:58-18:30 我們要自己要發一個一個願,希望對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有什麼,這個有希望,得到什麼,有什麼,有什麼幫助?這就是這個心情,要要從這裡著手。那接下來,你既然談到一個方法,更具體的方法,我認為因為我們實際的同仁都喜歡動。我發現這個喜歡坐,喜歡坐,少講多做,我就很欣賞這一點。 18:31-18:49 所以,今天我帶一個,就是說沒有方法的方法,好不好好?我希望你們兩位都是一邊聽我講話,也閉著眼睛。我們觀眾每一個人都閉著眼睛,包括我自己也閉著眼睛。就坐的位置很舒服,這樣放松,聽著我講。 18:52-18:55 聽我講隨習。 18:57-19:04 沒有方法的方法,也就是說,我把我自己當作一個。 19:06-19:09 用個平等心來看這個世界。 19:12-19:27 甚至我完全人也不存在在這裡了,完全沒有什麼追求,沒有什麼期待,甚至沒有什麼方法好談。 19:29-19:32 沒有什麼境界好描述。 19:34-19:42 周邊聲音來,聲音去。 19:45-19:50 雜念來,雜念去。 19:52-19:56 跟我都不相關。 19:58-20:03 我人都不存在了,都已經走掉了。 20:05-20:12 還有什麼念頭好計較,好在意? 20:15-20:25 不斷地回到方法,有雜念,有分心知道。 20:27-20:37 而不斷地回到方法,方法,又是沒有方法的方法。 20:40-20:43 輕輕松松地存在就好了。 20:46-20:50 有存有就好了,知道就好了。 20:52-20:55 那要追求什麼呢? 20:57-21:17 什麼都不用追求,你人都不存在了,還有什麼好追求嗎?輕輕地問自己這一點,帶著維系的念頭,一路追求下去,追求什麼呢,什麼都沒有追求。 21:20-21:30 什麼都不用期待,這就是沒有方法的大方法。 21:59-22:07 這樣子,用這種心情,這種理解,這種領悟,一路走下去。 22:11-22:24 放鬆也不要去追求,身體上有哪裡不舒服,舒服都不要去管。它。我人都不存在了我人都不存在了,還有什麼好談? 22:26-22:37 還有什麼想描述,還有什麼想分享,什麼都沒有啊。 22:42-22:47 這是隨習沒有方法的方法。 22:51-22:57 我看,兩位都入定了非常好,非常好的一段印象。 23:00-23:28 非常非常好,謝謝博士,非常感恩您。也希望下一次有機會能夠再到大一電視臺來傳遞這麼美的心靈之旅,和所有的觀眾,朋友來分享。非常謝謝博士,感恩您,謝謝我們的節目時間到了,我們要非常謝謝你的收看。我們更要感謝的是,潘導播以及電臺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因緣小聚,我們下次再聚,感恩,謝謝。 我有個LINE社群,一起分享楊定一博士的理念 您已被邀請加入「蛻變人生讀書會(楊定一博士共修)~姚小鳳心靈」!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9g_yFUR3EZM1K-NCqUXvmnWpbFdPgEwTRZ48k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透過靜坐讓念頭自然會消失 (楊定一博士)

透過靜坐, 我認為可以帶來另外一個生命上很美的一個層面。 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只要投入的話,我們不去追求結果,但是結果就來,怎麼說,身心靈方面會有一個徹底的轉變。 我們在現代需要有另外一種層面,來補助我們對這個宇宙也好,對這個世界, 對生命的看法。這一部分好像是在一個心靈的層面 影片在這 以下由AI辨識,方便大家快速抓重點 【殷瑗小聚】20150405 - 靜坐的世界 - 楊定一博士(上) speaker_0 00:00-01:04 我們在今天的節目當中相當的難得。我們為大家請到的是楊定一博士。我想在這麼紛亂的年代,大家要有最重要的選擇。和大家推薦的就是楊定一博士的這一本《靜坐的科學,醫學以及心靈之旅》我們請博士來跟我們來談一談,是什麼樣的一個因緣,在這麼紛亂的年代,出了一本這麼重要的書《Meditation》靜坐 跟我們來談談。 01:04-01:11 我認為,就是我們現在越發達資訊, 科技, 技術層面。 01:13-01:38 需要有另外一種層面,來補助我們對這個宇宙也好,對這個世界, 對生命的看法。這一部分好像是在一個心靈的層面,不是在物質的層面,物質越發達, 心的層面越缺少。所以你看,現在好多年輕人, 好多同學,在讀書的過程很悲觀。 01:40-02:17 有心理受傷,那好多,你看,我們成人夥伴也好,朋友,妻子分手,好像這宇宙整個重新再組合。所以,這時候,我認為相當需要,我們,大家都需要做這個功課,包括我自己等等。透過靜坐, 我認為可以帶來另外一個層面,生命上很美的一個層面,就是我們有時候在煩惱當中把它忽略掉了。很多人會覺得,說,靜坐可能要到某一個年齡以後,才會有一些感覺, 會想去做。 02:17-02:49 但是,您這本書跟您的女兒楊媛寧一起來合作了。其實,她從很小就開始接觸了靜坐這一個領域,可不可以談談,就是說,靜坐。這件事情。對於一般人來說,在形態上, 在年齡上,或者說在各個方面上,其實是有限制嗎?或者說它可以怎麼樣的開始,或者說一定要是靜態的嗎,可不可以大致上講一下?其實我認為,就是說,一個孩子還沒有生出來,在媽媽的,母親的肚子裡面,就應該接受。 02:49-03:04 怎麼說呢?一個小孩子生出來,你就要不動。靜坐,一般人想法是,靜坐是不動,可以講是不可能的,它也本身不是正確的觀念。所以,小孩子很活潑,我們就有古典朗誦。 03:06-03:49 古典朗誦,用佛教的道教,唐詩等等很美, 很有價值的這些古典,讓他很輕松 朗誦,朗誦。它就是很好的一種靜坐的方法,可以從動帶到靜,所以它不是受年齡的限制,甚至不受空間。我們隨時先講話,是不是靜坐,我在辦公室做事,也可以安靜下來。所以我這本書是用科學,醫學,當然也有一部分哲學分析,到底什麼是靜坐,是不是我們每一個人。 03:49-03:55 當然,結論是,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只要投入的話。 03:57-04:05 我們不去追求結果,但是結果就來,怎麼說,身心靈方面會有一個徹底的轉變。 04:23-04:59 我相信meditation。我們講靜坐,冥想,確實是全世界目前我想是最重要的一個心靈的潮流。是不是可以跟我們談談靜坐?我想很多都會人覺得,說我靜不下來,怎麼樣子?入門,如何去解釋靜坐這件事情,就以你的觀點來跟我們談談。很好。首先,我想,我們要記得,當時我所接觸,靜坐在西方,站在一個西方的文化背景,所接觸,所推廣。 04:59-05:28 那是30多年前,你可以想到,那時候幾乎沒有什麼文獻。所以,我們是透過這樣子組合起來,跟幾位很發心的朋友帶到美國的NIH國家的研究各方面單位在醫學不同的場面,把它帶出來。發表論文,幾乎是等於說是一片沙漠,從這樣子是,確實沒有錯,今天是主流,但當時是完全不是主流,甚至連非主流都不是。它不承認。 05:28-05:59 所以,今天,我認為,每位觀眾假如聽到,看到這個靜坐,不要再質疑,不用質疑,因為這個文獻上就是上萬的,上萬的這種文獻。而且連美國保險,它都承認,中醫靜坐,它都可以把它當作一個方法。那你剛剛問我說,從我的角度,站到一個西思科學家,怎麼去看?靜坐很簡單, 很科學,怎麼說靜坐,它? 05:59-06:07 本來我們就是有五個意識,五個再加念頭,不是六個意識,對 六識,六識,所以我們稱它六識。 06:08-06:21 我們透過靜坐,其實把一個, 兩個, 三個意識把它綁在一起,落在一個點,落在 集中在一個點,注意在一個點。 06:23-06:56 把念頭全部不需要消失,它自然會消失。把這個注意力落到一個窗口或是一個點,連那個點都把它放掉,靜坐就是那麼簡單。本來我們很雜亂的腦,腦海裡面,好多好多念頭,突然透過意識,意識的窗口,比如說眼睛,鼻子,耳朵聽朗誦,你看一個朗誦叫小朋友朗誦,他要看,首先,眼睛在動,耳朵要聽意識。 三個意識綁住念頭,念頭是個大的意識,第六觀綁住 落在一個點。還不要講到這個,不用講到這個古人, 聖人的加持的力量。他的注意力集中了,集中,就是meditation。用這個角度,我認為很容易先做個表達, 做個解釋。一般科學家也好,就是有左腦的朋友,聽到這個, 感覺很科學Very logical,very scientific,相當科學化。那問題就是怎麼做,你要用什麼方法帶給大家。 07:38-07:50 又有像扮嘎嘎球。因為我認為是越輕松,像我教課也一樣的學習,我認為也是這樣。越輕松, 越有趣, 越有互動,學得越投入。 08:10-08:41 那你一般都會用什麼樣的一個方式,就帶領一些入門者或對靜坐有興趣的人?因為你在這個書裡面,其實用各種不同的角度,科學的方法,各方面,或是各門各派的東西去解析它。可是,如果說,對一個要新進入這個領域的人來說,你會建議用一個什麼樣最簡單的方式?我通常會看到這個這朋友的個性,看他的行為,那從這裡面馬上可以看出來哪些方法對他比較適應。 08:41-08:50 比如說,我們現在人都是過動,剛前面有講到過動,過動,或是雜念很多,很忙。 08:51-09:26 不管是事業, 工作,從早到晚,學生從早到晚在讀書, 在忙。那我就喜歡用動動, 反而用動,因為他習慣就在動,腦子裡面,沒有停過,動,帶到靜。那怎麼說呢?屬呼吸, 屬習,這很好方法,呼吸在動,只是動得比較慢,一分鍾,幾次而已。那掌控這個呼吸,就是看著呼吸,做一個數數的一個動作,一到十,回到一。 09:28-10:07 表面上在動,但是從這個重復,再重復Repetition,它會帶來一個安靜的這種情節。比如說這樣子,那有些人他昏沉很嚴重,很容易打瞌睡,那你叫他用這種方法,反而他不是動,他平常就是很安靜。反而有很難集中的這種個性,可能會叫他白骨觀,叫他觀想大字頭,或是另外一個觀想的方法,讓他集中。很簡單, 不要太復雜,或是沒有方法的方法。 10:08-10:10 看每個人的屬性,每個人的個性。 10:44-11:17 博士也跟我們來談談。其實,你從小,大概六歲之後,就開始在天主教堂幫忙做彌撒。其實,你就一直在開始你的靈性之旅,包括經過了你大概十歲的時候,就已經看了非常,非常多的一些哲學經典,聖經,這些靈性的書籍,你都非常能夠理解。這是很難想象,一個十歲的孩子,就對於靈性哲學,對於生命的意義,有這麼大的疑惑和想要去追尋。 11:17-11:49 可不可以告訴我,為什麼你對於心靈的追求會如此地渴求,而不是物質的生命呢?其實,你講這些話,就是讓我回想這個母親,我記住好,我約在她,跟著她後面。四歲, 五歲到七歲。那已經是每天都在問這個問題,媽媽為什麼活到這個世界,我來這裡做什麼?因為我記得好像是天堂,為什麼這裡那麼多痛苦? 11:49-12:20 等等。就是這些問題,你這麼小就開始問媽媽這些問題,我是好同情她,這是小孩子,把她折磨死了。但是,我想,每個人的屬性,每個人的個性,每個人的也許就是多少,還是不一樣。就是我記得這個好像很小就感覺,有時候很悲觀,很痛苦,真的感覺很痛苦,感覺這個人生活到有什麼意思,我來這樣做什麼? 12:22-12:57 那這個問題在腦海裡面不斷地轉,所以我記得很早就接觸這個。透過宗教,天主教 聖經,後來走到佛經,那對,我是好像回家了一樣的那道經,魯家就發現。就是說,好多問題, 好多問題,沒辦法找到答案。透過這些古典,這個經,這個佛經也好,甚至聖經,耶穌講了很多話,我從小就看到,聽到就掉眼淚,也不知道為什麼。 12:58-13:02 那好像都知道,好像都聽過,這種感覺,很熟。 13:04-13:14 那佛陀講到這個楞嚴經,那眼淚掉不完的六祖,講到這個譚經,一下子好像意識跑掉了,這種經就好像多次有接觸。 13:16-13:27 因為,它帶來一些答案,我人生想找的問題。透過這些古典,這些大聖人留下來的這些寶貴的手冊,我認為我把這些經典當作手冊。 13:29-13:39 我想問的問題都得到答案。所以,這一點就讓我感覺,對這些大聖人,我充滿了感激,充滿了感恩,心就希望。 13:41-14:21 把這種體驗,想轉給大家,轉給這個像。基督,誰是基督,基督的,這個基督就是彌羅佛。我常講,彌羅佛就是基督,基督就是彌羅佛,彌羅佛。想做的這個,為師,為師,走到最後,就是大愛。所以,這些觀念,用我的語言,用我的科學,醫學的背景,我是希望有一點想,就是跟大家分享。所以,這條路很有意思,就是說,常常我們摔跤,摔倒,爬起來再往前走,摔倒,爬起來,又往前走。 14:22-15:02 回頭看這條路,四十年,四十多年,很不希望看年輕人吃虧。有時候,他最絕望的時候,甚至在考慮生命怎麼去面對。這是我有點想把他這個輔導起來,希望他說,孩子不要那麼辛苦。其實,這個宇宙是你的家,這個它是永恆的,你不要以為那麼是局限,它等著你。只要你頭一轉過來,一個念頭轉過來,喜樂,光明,全部就在你前面。 15:03-15:14 不要太多受到環境的影響,還是回家吧,就是這種心,很想跟大家分享。 15:45-16:17 你這樣子的一個回家的心情,可不可以跟我們談談,是不是也是因為你走過了與所謂的天堂相較於的地獄?還有,就是說,你在一種類似,像是在也進入過像卡夫卡似的那種困境,就是在身體在靈魂的一種困境當中。所以,你慢慢從這些哲學當中蛻變出來,接觸到這些經典的作品。當然,透過你自己的一個努力和覺悟,然後找到了光明跟快樂的方向。 16:17-16:57 這個我不敢這樣講,首先,我想跟大家一樣的就是都是在學習。但是我總是記得,古人像佛陀,就是有大的危機,你就有大的成就,大的信仰,有大的成就。這種就是說,你個人是經過很痛苦,甚至這種絕望的,這種痛苦,反而就是有時候會有一些體會,體會完以後會同情同情其他的眾生。對不對?就是說,你做像醫生的身份,要可以做,同情,同情。 16:57-17:37 這病人的痛苦,家屬的痛苦,尤其你有很嚴重的病,像腫瘤,慢性病,這種治不好的病,那這種同情,同情,就是。當然,一部分是個人的體會,體驗。另外一方面是,也就是看到這個,你身邊看到那麼多,就是還是要希望多做一點事。那像我個人我很幸運,就是接觸到這些古典,這些大師留下來的手術。我只能這樣講,對我個人當然幫助,幫助很大。 17:37-18:13 從另外一方面,我也很好奇,每一個方法,每一個大師我都想接觸。當時是抱著這種心情,十幾歲,二十幾歲就這樣了。把全部書看完以後,古典,看完以後,我認為那些古典對我是活的。它是隨時好像在跟我對話,那接下來就這個古人,這些聖人在跟我對話。它就在我身邊,耶穌就在我心中,佛陀就在我心中。那透過這些互動,我想那種互動,它是一種好像一種傳承,傳承。 18:13-18:45 一個transmission,從來沒有斷過。從有人沒有人前,宇宙就在傳承。它不是到時候做到,最後發現,原來沒有什麼成就好談。我們人就在學習,不斷學習。最多只能講的就是我回到一個很天真的小孩子的這個眼光。在看這個世界。什麼都不懂,越讀越不懂,越知道,越多,越不懂,也不需要懂,沒有什麼好懂。 18:47-19:12 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歸納,歸納這個,歸納這個系統,把它做得系統化,發現歸納不了。最多。你走到這個不可知的門口,就是走進去吧,跳進去吧,就什麼都就發現,很平安的,可以過去。所以最多就這樣子,沒有其他的考量。 19:25-19:44 我想,就是有一個你有一個覺悟的心,覺察的心,清明的心。所以在很多的一些萬事萬物的架構當中,你就能夠有所體察,然後有所領悟。所以也因此有很大的感謝,感恩,感恩。 20:14-20:41 能夠得到達到很快,那你可不可以談一談?心靈的,哲學的領域,是不是也幫助了你在學士這個部分?這個領悟特別快?我聽我母親,父親講,小時候比較容易專注,你很容易專注,專注,專注。甚至幾個小時過去。我都有時候不知道書呆子,我從另外一個層面講,這就是書呆子。 20:42-21:08 那我記得小時候就是很小,就喜歡同時看幾本書,或是我平常有時候寫文章,同時寫幾個不同文章。我不曉得這是一個方法,後來承認的時候才發現,哦, 好多人教這個方法, 我以前不知道什麼意思。就是說,假如你今天在看數學,五分鐘後再看這個文學, 歷史等等。它容易幫助累積下來,把這個知識累積下來。 21:10-21:47 因為你在腦海裡面,它同時在刺激 你,刺激這個歸納的能力,我們這個腦就是像個電腦,是個super computer。那假如你很專注,專注的過程,你集中在一個題目,那很容易。時間過去,但是你回去想不起來。但是,你跳著讀,這樣子, 轉一圈,回到六本, 十本同時在讀,其實你從一本跳到另外一本。它就已經在逼你, 在那個時點逼你說,你上一次讀了什麼,你才可以接起來。 21:47-22:24 就不斷在自己給自己小考試,所以在學校,我也很多年來,我也是在辦教育,很希望推廣小考試。我很不認同,就是說好多老師。也許因為時間限制,他一次考一個大考試,那我總是同情學生,一次大考試。萬一他早上肚子痛, 感冒,女孩子月經,等等,他有些生理上造出的困難,那這個一次考壞了,怎麼辦,還不如就是隨時小考一樣的意思。 22:24-22:57 讀書也可以這樣做,另外一點就是興趣,我總是認為這個站在教育,尤其是站在教育角度,培養興趣, 正向的鼓勵。比你責備學生,責備自己,是有人給我壓力,因為考試,我才要讀書,等等,那那個效果這個不好。那假如我讀書是為了興趣,讀的東西好像都可以記得。他不是為了考試限制,又是把這個永恆的觀點來看生命。 22:57-23:17 我投下去讀哲學,不是為了我有什麼好處。物質方面,財富等等,沒有 他不相關,甚至可能剛好相反。不要去管這些,結果,打坐,不要去管,結果,做了就對了,就是要有這個信仰,信心。 23:20-23:49 非常非常好,謝謝博士,非常感恩您。希望下一次有機會能夠再到大夜電視臺來傳遞這麼美的心靈之旅,和所有的觀眾,朋友來分享。非常謝謝博士,感恩您, 謝謝, 謝謝, 謝謝。我們的節目時間到了,我們要非常謝謝你的收看。我們更要感謝的是潘導播也電臺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應援小姐,我們下次再聚,感恩, 謝謝, 謝謝, 謝謝。 我有個LINE社群,一起分享楊定一博士的理念 您已被邀請加入「蛻變人生讀書會(楊定一博士共修)~姚小鳳心靈」!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9g_yFUR3EZM1K-NCqUXvmnWpbFdPgEwTRZ48k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透過靜坐可以帶來另外一個生命上很美的一個層面 (楊定一博士)

透過靜坐, 我認為可以帶來另外一個生命上很美的一個層面。 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只要投入的話,我們不去追求結果,但是結果就來,怎麼說,身心靈方面會有一個徹底的轉變。 我們在現代需要有另外一種層面,來補助我們對這個宇宙也好,對這個世界, 對生命的看法。這一部分好像是在一個心靈的層面 影片在這 以下由AI辨識,方便大家快速抓重點 【殷瑗小聚】20150405 - 靜坐的世界 - 楊定一博士(上) speaker_0 00:00-01:04 我們在今天的節目當中相當的難得。我們為大家請到的是楊定一博士。我想在這麼紛亂的年代,大家要有最重要的選擇。和大家推薦的就是楊定一博士的這一本《靜坐的科學,醫學以及心靈之旅》我們請博士來跟我們來談一談,是什麼樣的一個因緣,在這麼紛亂的年代,出了一本這麼重要的書《Meditation》靜坐 跟我們來談談。 01:04-01:11 我認為,就是我們現在越發達資訊, 科技, 技術層面。 01:13-01:38 需要有另外一種層面,來補助我們對這個宇宙也好,對這個世界, 對生命的看法。這一部分好像是在一個心靈的層面,不是在物質的層面,物質越發達, 心的層面越缺少。所以你看,現在好多年輕人, 好多同學,在讀書的過程很悲觀。 01:40-02:17 有心理受傷,那好多,你看,我們成人夥伴也好,朋友,妻子分手,好像這宇宙整個重新再組合。所以,這時候,我認為相當需要,我們,大家都需要做這個功課,包括我自己等等。透過靜坐, 我認為可以帶來另外一個層面,生命上很美的一個層面,就是我們有時候在煩惱當中把它忽略掉了。很多人會覺得,說,靜坐可能要到某一個年齡以後,才會有一些感覺, 會想去做。 02:17-02:49 但是,您這本書跟您的女兒楊媛寧一起來合作了。其實,她從很小就開始接觸了靜坐這一個領域,可不可以談談,就是說,靜坐。這件事情。對於一般人來說,在形態上, 在年齡上,或者說在各個方面上,其實是有限制嗎?或者說它可以怎麼樣的開始,或者說一定要是靜態的嗎,可不可以大致上講一下?其實我認為,就是說,一個孩子還沒有生出來,在媽媽的,母親的肚子裡面,就應該接受。 02:49-03:04 怎麼說呢?一個小孩子生出來,你就要不動。靜坐,一般人想法是,靜坐是不動,可以講是不可能的,它也本身不是正確的觀念。所以,小孩子很活潑,我們就有古典朗誦。 03:06-03:49 古典朗誦,用佛教的道教,唐詩等等很美, 很有價值的這些古典,讓他很輕松 朗誦,朗誦。它就是很好的一種靜坐的方法,可以從動帶到靜,所以它不是受年齡的限制,甚至不受空間。我們隨時先講話,是不是靜坐,我在辦公室做事,也可以安靜下來。所以我這本書是用科學,醫學,當然也有一部分哲學分析,到底什麼是靜坐,是不是我們每一個人。 03:49-03:55 當然,結論是,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只要投入的話。 03:57-04:05 我們不去追求結果,但是結果就來,怎麼說,身心靈方面會有一個徹底的轉變。 04:23-04:59 我相信meditation。我們講靜坐,冥想,確實是全世界目前我想是最重要的一個心靈的潮流。是不是可以跟我們談談靜坐?我想很多都會人覺得,說我靜不下來,怎麼樣子?入門,如何去解釋靜坐這件事情,就以你的觀點來跟我們談談。很好。首先,我想,我們要記得,當時我所接觸,靜坐在西方,站在一個西方的文化背景,所接觸,所推廣。 04:59-05:28 那是30多年前,你可以想到,那時候幾乎沒有什麼文獻。所以,我們是透過這樣子組合起來,跟幾位很發心的朋友帶到美國的NIH國家的研究各方面單位在醫學不同的場面,把它帶出來。發表論文,幾乎是等於說是一片沙漠,從這樣子是,確實沒有錯,今天是主流,但當時是完全不是主流,甚至連非主流都不是。它不承認。 05:28-05:59 所以,今天,我認為,每位觀眾假如聽到,看到這個靜坐,不要再質疑,不用質疑,因為這個文獻上就是上萬的,上萬的這種文獻。而且連美國保險,它都承認,中醫靜坐,它都可以把它當作一個方法。那你剛剛問我說,從我的角度,站到一個西思科學家,怎麼去看?靜坐很簡單, 很科學,怎麼說靜坐,它? 05:59-06:07 本來我們就是有五個意識,五個再加念頭,不是六個意識,對 六識,六識,所以我們稱它六識。 06:08-06:21 我們透過靜坐,其實把一個, 兩個, 三個意識把它綁在一起,落在一個點,落在 集中在一個點,注意在一個點。 06:23-06:56 把念頭全部不需要消失,它自然會消失。把這個注意力落到一個窗口或是一個點,連那個點都把它放掉,靜坐就是那麼簡單。本來我們很雜亂的腦,腦海裡面,好多好多念頭,突然用。透過意識,意識的窗口,比如說眼睛,鼻子,耳朵聽朗誦,你看一個朗誦叫小朋友朗誦,他要看,首先,眼睛在動,耳朵要聽意識。 06:56-07:38 三個意識綁住念頭,念頭是個大的意識,第六觀綁住 落在一個點。還不要講到這個,不用講到這個古人, 聖人的加持的力量。他的注意力集中了,集中,就是meditation。用這個角度,我認為很容易先做個表達, 做個解釋。一般科學家也好,就是有左腦的朋友,聽到這個, 感覺很科學Very logical,very scientific,相當科學化。那問題就是怎麼做,你要用什麼方法帶給大家。 07:38-07:50 又有像扮嘎嘎球。因為我認為是越輕松,像我教課也一樣的學習,我認為也是這樣。越輕松, 越有趣, 越有互動,學得越投入。 08:10-08:41 那你一般都會用什麼樣的一個方式,就帶領一些入門者或對靜坐有興趣的人?因為你在這個書裡面,其實用各種不同的角度,科學的方法,各方面,或是各門各派的東西去解析它。可是,如果說,對一個要新進入這個領域的人來說,你會建議用一個什麼樣最簡單的方式?我通常會看到這個這朋友的個性,看他的行為,那從這裡面馬上可以看出來哪些方法對他比較適應。 08:41-08:50 比如說,我們現在人都是過動,剛前面有講到過動,過動,或是雜念很多,很忙。 08:51-09:26 不管是事業, 工作,從早到晚,學生從早到晚在讀書, 在忙。那我就喜歡用動動, 反而用動,因為他習慣就在動,腦子裡面,沒有停過,動,帶到靜。那怎麼說呢?屬呼吸, 屬習,這很好方法,呼吸在動,只是動得比較慢,一分鍾,幾次而已。那掌控這個呼吸,就是看著呼吸,做一個數數的一個動作,一到十,回到一。 09:28-10:07 表面上在動,但是從這個重復,再重復Repetition,它會帶來一個安靜的這種情節。比如說這樣子,那有些人他昏沉很嚴重,很容易打瞌睡,那你叫他用這種方法,反而他不是動,他平常就是很安靜。反而有很難集中的這種個性,可能會叫他白骨觀,叫他觀想大字頭,或是另外一個觀想的方法,讓他集中。很簡單, 不要太復雜,或是沒有方法的方法。 10:08-10:10 看每個人的屬性,每個人的個性。 10:44-11:17 博士也跟我們來談談。其實,你從小,大概六歲之後,就開始在天主教堂幫忙做彌撒。其實,你就一直在開始你的靈性之旅,包括經過了你大概十歲的時候,就已經看了非常,非常多的一些哲學經典,聖經,這些靈性的書籍,你都非常能夠理解。這是很難想象,一個十歲的孩子,就對於靈性哲學,對於生命的意義,有這麼大的疑惑和想要去追尋。 11:17-11:49 可不可以告訴我,為什麼你對於心靈的追求會如此地渴求,而不是物質的生命呢?其實,你講這些話,就是讓我回想這個母親,我記住好,我約在她,跟著她後面。四歲, 五歲到七歲。那已經是每天都在問這個問題,媽媽為什麼活到這個世界,我來這裡做什麼?因為我記得好像是天堂,為什麼這裡那麼多痛苦? 11:49-12:20 等等。就是這些問題,你這麼小就開始問媽媽這些問題,我是好同情她,這是小孩子,把她折磨死了。但是,我想,每個人的屬性,每個人的個性,每個人的也許就是多少,還是不一樣。就是我記得這個好像很小就感覺,有時候很悲觀,很痛苦,真的感覺很痛苦,感覺這個人生活到有什麼意思,我來這樣做什麼? 12:22-12:57 那這個問題在腦海裡面不斷地轉,所以我記得很早就接觸這個。透過宗教,天主教 聖經,後來走到佛經,那對,我是好像回家了一樣的那道經,魯家就發現。就是說,好多問題, 好多問題,沒辦法找到答案。透過這些古典,這個經,這個佛經也好,甚至聖經,耶穌講了很多話,我從小就看到,聽到就掉眼淚,也不知道為什麼。 12:58-13:02 那好像都知道,好像都聽過,這種感覺,很熟。 13:04-13:14 那佛陀講到這個楞嚴經,那眼淚掉不完的六祖,講到這個譚經,一下子好像意識跑掉了,這種經就好像多次有接觸。 13:16-13:27 因為,它帶來一些答案,我人生想找的問題。透過這些古典,這些大聖人留下來的這些寶貴的手冊,我認為我把這些經典當作手冊。 13:29-13:39 我想問的問題都得到答案。所以,這一點就讓我感覺,對這些大聖人,我充滿了感激,充滿了感恩,心就希望。 13:41-14:21 把這種體驗,想轉給大家,轉給這個像。基督,誰是基督,基督的,這個基督就是彌羅佛。我常講,彌羅佛就是基督,基督就是彌羅佛,彌羅佛。想做的這個,為師,為師,走到最後,就是大愛。所以,這些觀念,用我的語言,用我的科學,醫學的背景,我是希望有一點想,就是跟大家分享。所以,這條路很有意思,就是說,常常我們摔跤,摔倒,爬起來再往前走,摔倒,爬起來,又往前走。 14:22-15:02 回頭看這條路,四十年,四十多年,很不希望看年輕人吃虧。有時候,他最絕望的時候,甚至在考慮生命怎麼去面對。這是我有點想把他這個輔導起來,希望他說,孩子不要那麼辛苦。其實,這個宇宙是你的家,這個它是永恆的,你不要以為那麼是局限,它等著你。只要你頭一轉過來,一個念頭轉過來,喜樂,光明,全部就在你前面。 15:03-15:14 不要太多受到環境的影響,還是回家吧,就是這種心,很想跟大家分享。 15:45-16:17 你這樣子的一個回家的心情,可不可以跟我們談談,是不是也是因為你走過了與所謂的天堂相較於的地獄?還有,就是說,你在一種類似,像是在也進入過像卡夫卡似的那種困境,就是在身體在靈魂的一種困境當中。所以,你慢慢從這些哲學當中蛻變出來,接觸到這些經典的作品。當然,透過你自己的一個努力和覺悟,然後找到了光明跟快樂的方向。 16:17-16:57 這個我不敢這樣講,首先,我想跟大家一樣的就是都是在學習。但是我總是記得,古人像佛陀,就是有大的危機,你就有大的成就,大的信仰,有大的成就。這種就是說,你個人是經過很痛苦,甚至這種絕望的,這種痛苦,反而就是有時候會有一些體會,體會完以後會同情同情其他的眾生。對不對?就是說,你做像醫生的身份,要可以做,同情,同情。 16:57-17:37 這病人的痛苦,家屬的痛苦,尤其你有很嚴重的病,像腫瘤,慢性病,這種治不好的病,那這種同情,同情,就是。當然,一部分是個人的體會,體驗。另外一方面是,也就是看到這個,你身邊看到那麼多,就是還是要希望多做一點事。那像我個人我很幸運,就是接觸到這些古典,這些大師留下來的手術。我只能這樣講,對我個人當然幫助,幫助很大。 17:37-18:13 從另外一方面,我也很好奇,每一個方法,每一個大師我都想接觸。當時是抱著這種心情,十幾歲,二十幾歲就這樣了。把全部書看完以後,古典,看完以後,我認為那些古典對我是活的。它是隨時好像在跟我對話,那接下來就這個古人,這些聖人在跟我對話。它就在我身邊,耶穌就在我心中,佛陀就在我心中。那透過這些互動,我想那種互動,它是一種好像一種傳承,傳承。 18:13-18:45 一個transmission,從來沒有斷過。從有人沒有人前,宇宙就在傳承。它不是到時候做到,最後發現,原來沒有什麼成就好談。我們人就在學習,不斷學習。最多只能講的就是我回到一個很天真的小孩子的這個眼光。在看這個世界。什麼都不懂,越讀越不懂,越知道,越多,越不懂,也不需要懂,沒有什麼好懂。 18:47-19:12 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歸納,歸納這個,歸納這個系統,把它做得系統化,發現歸納不了。最多。你走到這個不可知的門口,就是走進去吧,跳進去吧,就什麼都就發現,很平安的,可以過去。所以最多就這樣子,沒有其他的考量。 19:25-19:44 我想,就是有一個你有一個覺悟的心,覺察的心,清明的心。所以在很多的一些萬事萬物的架構當中,你就能夠有所體察,然後有所領悟。所以也因此有很大的感謝,感恩,感恩。 20:14-20:41 能夠得到達到很快,那你可不可以談一談?心靈的,哲學的領域,是不是也幫助了你在學士這個部分?這個領悟特別快?我聽我母親,父親講,小時候比較容易專注,你很容易專注,專注,專注。甚至幾個小時過去。我都有時候不知道書呆子,我從另外一個層面講,這就是書呆子。 20:42-21:08 那我記得小時候就是很小,就喜歡同時看幾本書,或是我平常有時候寫文章,同時寫幾個不同文章。我不曉得這是一個方法,後來承認的時候才發現,哦, 好多人教這個方法, 我以前不知道什麼意思。就是說,假如你今天在看數學,五分鐘後再看這個文學, 歷史等等。它容易幫助累積下來,把這個知識累積下來。 21:10-21:47 因為你在腦海裡面,它同時在刺激 你,刺激這個歸納的能力,我們這個腦就是像個電腦,是個super computer。那假如你很專注,專注的過程,你集中在一個題目,那很容易。時間過去,但是你回去想不起來。但是,你跳著讀,這樣子, 轉一圈,回到六本, 十本同時在讀,其實你從一本跳到另外一本。它就已經在逼你, 在那個時點逼你說,你上一次讀了什麼,你才可以接起來。 21:47-22:24 就不斷在自己給自己小考試,所以在學校,我也很多年來,我也是在辦教育,很希望推廣小考試。我很不認同,就是說好多老師。也許因為時間限制,他一次考一個大考試,那我總是同情學生,一次大考試。萬一他早上肚子痛, 感冒,女孩子月經,等等,他有些生理上造出的困難,那這個一次考壞了,怎麼辦,還不如就是隨時小考一樣的意思。 22:24-22:57 讀書也可以這樣做,另外一點就是興趣,我總是認為這個站在教育,尤其是站在教育角度,培養興趣, 正向的鼓勵。比你責備學生,責備自己,是有人給我壓力,因為考試,我才要讀書,等等,那那個效果這個不好。那假如我讀書是為了興趣,讀的東西好像都可以記得。他不是為了考試限制,又是把這個永恆的觀點來看生命。 22:57-23:17 我投下去讀哲學,不是為了我有什麼好處。物質方面,財富等等,沒有 他不相關,甚至可能剛好相反。不要去管這些,結果,打坐,不要去管,結果,做了就對了,就是要有這個信仰,信心。 23:20-23:49 非常非常好,謝謝博士,非常感恩您。希望下一次有機會能夠再到大夜電視臺來傳遞這麼美的心靈之旅,和所有的觀眾,朋友來分享。非常謝謝博士,感恩您, 謝謝, 謝謝, 謝謝。我們的節目時間到了,我們要非常謝謝你的收看。我們更要感謝的是潘導播也電臺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應援小姐,我們下次再聚,感恩, 謝謝, 謝謝, 謝謝。 我有個LINE社群,一起分享楊定一博士的理念 您已被邀請加入「蛻變人生讀書會(楊定一博士共修)~姚小鳳心靈」!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9g_yFUR3EZM1K-NCqUXvmnWpbFdPgEwTRZ48k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螺旋拉伸運動~每天30分鐘,長生不老(楊定一博士 )

透過螺旋拉伸運動把每一個關節透過一個螺旋的方法,扭轉的方法,扭轉的方法就是像個毛巾,我們把它扭轉。可以徹底把每個脊椎,一個一個打開。一個人要長生不老的話,首先關節要放鬆,要年輕化,所以用這個方法可以達到很徹底的一個拉伸。那把這個當作生活,把它學起來 隨時心裡面想到別人,把這個我從一個很大的我盡量把它縮小,甚至到沒有我,那這樣子一個人就快樂的,活一生。他可以影響到周邊的人,可以影響到多少,就多少。 影片在這 以下由AI辨識,方便大家快速抓重點 聚焦360度 楊定一 中 speaker_0 00:00-01:03 醫學做研究,在一個醫學院教書,做相當,我認識當時有一個水準的研究,也是很高壓力的研究,那對自己期待也很高。都是一種左腦的境界,不斷,就是在這個邏輯,在這個意識,在分析的,這種境界在活。那我一直在體會,為什麼一個人雖然追求很多,很多,也可以得到周邊的認同在成就方面。但是我一般包括我自己,我都認為不愉快,都不快樂,好像追求不完的事情,追求不完的一些期望,所以發現問題還是自己,那這個是,我想,大概,我個人從二十幾歲,大概深深體會,說,這個人生真的是無常。 01:04-01:38 那我們常常認為自己很誠懇,其實我們一點都不誠懇,你覺得是,所以我認為就是說一個人。常常。我跟年輕人,包括孩子,常常講說,首先一個人,做一個誠懇的人,做個老實的人,不要講瞎話,不要對生命生活要求太高,期待太高,期待越高,失望也會越大。所以,做一個快樂的人,做一個有用的人,有用的人,不一定要有名譽,不一定要財富,做一個。 01:38-02:13 隨時心裡面想到,別人,把這個,我從一個很大的我,盡量把它縮小,甚至到沒有我,那這樣子,一個人就快樂的,活一生。他可以影響到周邊的人,可以影響到多少,就多少。你剛剛告訴我們的是,我們可能在心靈面,接下來要幫我們示範的是在生理面。也就是說,你剛剛再次提醒我,你一定要運動。我每個人,觀眾,電視機前面,觀眾朋友,是不是可以把博士的這一套有氧運動給學起來,您建議我們大概每天什麼時候做這個運動? 02:13-02:25 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慣不一樣,所以只要做就對了,所以早上也可以,晚上下班也可以。 02:26-02:59 中午也可以,隨時都可以。一次做多久?一個年輕人不一樣,他的代謝快,生理肌肉也繃得很緊,倒不需要,但是我們超過三十幾歲,我認為就不一樣。我們代謝慢下來了,甲狀腺的內分泌全部都慢下來了,適應環境比較差,比較慢。所以,我們反而要把這個運動要特別講究它的一些細節,而且要特別認真,才可以把稍微把它扭轉回來。 02:59-03:39 健身,我們盡量,我們考慮到效率,是會守住身上主要的肌肉,比如說在肩膀,胸腔, 腹部, 大腿。我們設計的一些運動都是同時。這三個主要,三個,四個主要的部位,都可以碰到, 都可以動到。那我也希望大家一起,我們稍微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只能做幾個動作來做, 來帶出來,可以讓大家體會。但是會發現就是幾分鐘內就開始會出汗,所以我們從健身可以帶出來。 03:39-03:46 有氧拉伸,我認為我們年紀大是最重要, 最關鍵,那拉伸,我們用古人的一套。 03:48-04:23 氣體導引的一套的方法,那這個方法,它講究,也是講究效率。把每一個關節透過一個螺旋的方法,扭轉的方法,扭轉的方法就是像個毛巾,我們把它扭轉。可以徹底把每個,比如說我們的脊椎,一個一個打開,我們身上208個或200多個關節。用。透過,不是用,橫式, 直式的方法,透過一個扭轉,一個Rotation,一個扭轉的方向,它可以比較徹底打開。 04:23-05:00 那從古人都曉得,一個人要長生不老的話,首先關節要放鬆,要年輕化,所以用這個方法可以達到很徹底的一個拉伸。那把這個當作生活,把它學起來,以後,這個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了,它不再只是放在抽屜裡的那一本書,每天學起來,千萬不要像我這樣,三個月才去做一次瑜伽,好?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請博士幫我們示範了,我們一起來看,我們特別請我們的吳老師當作我們的模特兒。 05:00-05:40 很希望觀眾,大家跟我們一起來做,我們就開始吧,好來,我們先打開2, 3, 4, 5, 6, 7, 8, 9, 10, 11,好, 回來2, 3, 4, 5, 6, 7, 8, 9, 10。再一次,把角度調整一下,用橫式的角度。 05:42-05:46 盡量吐氣,吐氣,不會受傷。 05:50-06:29 再一次,好來, 回來,你們大家注意看。我們今天特別強調三個部位,肩膀, 腹部, 大腿,只要數這三個部位,大概我們的70% 80%的肌肉群都可以動到。用這種最簡單的方法,可以又踏實。我希望我們大家看,是不是每一天可以做最少半個小時的健身的運動。來,我們大家跟我們的吳老師一起來。 06:33-06:39 7 8 9 10好. 06:43-06:54 3, 4, 5, 6, 7 8, 9 10. 06:57-06:59 好, 我們看吳老師。 07:02-07:12 用那麼簡單的地板運動,其實不需要用任何設備,只需要稍微有一點餘力跟這個。 07:16-08:05 帶著一點活力,我們每一天其實用這種方法,可以最踏實動到我們主要的肌肉群。那透過這個動作,我們可以把代謝,尤其是蛋白質的代謝加快, 加強,可以達到這個長生不老,那真正一個人要做到anti-aging不老的境界的話,我個人認為他離不開健身的運動。所以,同時,我會建議,一個人,就是到100歲,還是每一天都要動動肌肉。用這種方法,簡單的方法,我們才可以把身體營養,蛋白質,所吃的,把它留下來到身體裡面。 08:05-08:19 要不然的話,我們在到某一個年齡,40, 50歲以上,吃什麼,其實都留不住,留下來的只有脂肪,所以我們會越來越胖,會過重。 08:21-08:29 好, 這個動作特別重要,稍微把重心降下來好。 08:31-08:32 再換邊? 08:34-09:02 2, 3, 4, 5, 6, 7, 8, 9, 10。好。他做什麼,我認為都不重要,只要一個人,他很快樂。都是正面的想法。對社會上都是想著一個服務的,這種念頭就好了,我其實沒有什麼期待。 我有個LINE社群,一起分享楊定一博士的理念 您已被邀請加入「蛻變人生讀書會(楊定一博士共修)~姚小鳳心靈」!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9g_yFUR3EZM1K-NCqUXvmnWpbFdPgEwTRZ48k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聊孩子教育-不要把個人自己對人生的一些要求和理想掛到孩子的身上(楊定一博士 )

我認為還是要多溝通,多溝通,多互動。跟小孩子,不要把個人自己的一些對人生的一些要求,是一些理想掛到孩子的身上,這樣子對小孩子造出不需要的壓力。那在這種目前這種社會那麼緊張的社會,是緊張的步調,我認為還是教育小孩子快樂的就是有一個輕鬆的,有一個回饋的心,有一個道德的觀念 影片在這 以下由AI辨識,方便大家快速抓重點 聚焦360度 楊定一 下 00:09-00:29 歡迎回來。提到楊第一董事長,都讓大家想到你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醫療,再來就是說教育,教育什麼呢?就想到說,你怎麼跟您的另外一半?王瑞華女士,可以把您的孩子教得這麼好?我對於你的女兒非常,非常有興趣。楊元寧為什麼我看過她的書,後來我那時候會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因為我在背面看到楊元寧的女兒。 00:29-01:00 其他的名人是這樣形容你女兒的,他說,楊元寧。她有顯赫的家世,爺爺楊正明,外公王永慶,父親楊定一,母親王瑞華,都是學界跟商場上舉足輕重的領導者。但是,您的孩子是不奢華的,而且是以幫助社會為使命。然後呢?你的女兒在這個書裡面提到說,其實你們這對夫妻,也就是父母親嘛。給她的教育,從小就告訴她,你們要勤儉,我覺得這非常難得。 01:00-01:43 也就是說,其實我覺得多少,你要怎麼樣去告訴你的孩子不要被貼上任何的標籤?主要還是公公,爺爺的這個影響,他們做這個,可以講是做模範,從小在這種環境,就是看到爺爺,公公都很節省,而且很踏實,很頻繁。所以我想這個,而且不斷地為社會在著想,所以我想,小孩子自然會吸收這些觀念。那在這個錢方面,我常常這樣認為,最重要就是我們跟小孩子有個互動,那在這互動過程,會知道。 01:43-01:52 他會不需要,需要錢就給他,我們認為他需要,真正有必要買什麼,比如說要書也好。 01:54-02:39 但是,千萬不能浪費,所以浪費的話,一分一毛都不能,因為它是一種生活上的一個習慣。除了學校,學的資訊,有一個情緒上的管理,這個人跟人中間的溝通,互動,等等,我認為都是相當,相當重要。所以,我們從小在除了學術以外,很講究,就是在這個道德方面,那小孩子道德你要怎麼教?我個人認為,最快的方法就是拿古人,聖人留下來的一些古典,讓小孩子很輕鬆,朗誦幾分鐘,朗誦,一天幾分鐘,讓他讀也不要。 02:39-03:11 我常勸父母說,家長不要去解釋,不要去做很多說明,因為有些古人想法,我們不見得可以完全理解。等到這個小孩子大的時候,他自然他會一步一步去了解,但是他這樣子吸收這些古典,他一生用不完。他做什麼,我認為都不重要,只要一個人,他很快樂,都是正面的想法,對社會上都是講的,一個服務的,這種念頭就好了,我其實沒有什麼期待。 03:11-03:52 您的孩子都是中流砥柱。我還剪了一段關於女兒的VCR,我們一起來看不同的角色。就是我爸爸都是一些學問上的,就是班上課怎樣,那老師怎樣,那我媽媽就是有點像心理學家。現在我還是有,有時候也會再讀一些,像大麻,帕特或是金剛經,那就是有什麼問題,我讀一下,就會覺得好像會可以放開煩惱。就從小到大都有,都有接觸。 03:52-04:44 就是我爸爸媽媽,阿公,爺爺,他們都常常在都是做善事。像阿公幫助很多人,那我爸爸媽媽也是幫助很多人。所以就他們也會跟我講說,就是你很幸運,那也是應該要去幫助人家,我不知道,董事長,當你在螢幕上看到你挺挺玉律的女兒,還有你其他中流砥柱的孩子,他們的成長已經有這樣的一個。你看到這樣一個完美的成品的時候,一個做父親的感想是,這個不敢講,其實,我們都還在學習當中,我是只是為小孩子高興,就是說,他自己可不可以找到一個人生的方向,這是最重要,是一句話,在教育方面,您覺得有沒有什麼,幾句話是可以跟所有家長一起來分享的? 04:45-05:36 我個人當一點小小的經驗,這個沒有什麼代表性,我認為還是要多溝通,多溝通,多互動。跟小孩子,不要把個人自己的一些對人生的一些要求,是一些理想掛到孩子的身上,這樣子對小孩子造出不需要的壓力。那在這種目前這種社會那麼緊張的社會,是緊張的步調,我認為還是教育小孩子快樂的就是有一個輕鬆的,有一個回饋的心,有一個道德的觀念,這是大概是最重要,這是我們大家共同要,所追求的就是楊淵寧所說的這個書名。 05:36-05:48 記得快樂。謝謝董事長來跟我們分享這麼多,分享醫療,分享教育,分享您的人生故事,謝謝董事長,謝謝。明天。繼續鎖定聚焦三百二十度,明天見 拜拜。 05:56-06:11 真正的靜坐,不再跟姿勢沒有無關的。體會到這一點,了解這一切,我認為會對身體做一個大的轉變,甚至脫胎換骨,是。 我有個LINE社群,一起分享楊定一博士的理念 您已被邀請加入「蛻變人生讀書會(楊定一博士共修)~姚小鳳心靈」!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9g_yFUR3EZM1K-NCqUXvmnWpbFdPgEwTRZ48k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人生四個功課-感恩、懺悔、期望、回饋 (楊定一博士)

四個功課很重要的,每天你都要做感恩, 懺悔,期望, 回饋這四個功課。最後,快樂,博物大眾,才是真正最快樂的事情。 就首先一個人要做一個感恩的功課,他只要有感恩的心,馬上一切就轉變了他對人生的看法不一樣了。 有了感恩的心,還是要多少要做個反省?我們每個人不是完美的,所以一天還是要稍微回頭看一下。一睜開眼睛做了感恩功課,接下來就要做一個反省的動作,做完反省後。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這個世界,都有在一個社會,小社會,裡面有大社會等等,都是靠人在生存,靠朋友,靠互動在生存。所以還是要有一個回饋的觀念,所以,除了感恩,反省,懺悔,要充滿一個希望。 影片在這 以下由AI辨識,方便大家快速抓重點 聚焦360度 楊定一 上 speaker_0 00:11-00:23 三個學歷的楊定一董事長,我們來看看,是三歲的時候,他已經有所謂,他人生第一個成就了,他在提倡的是預防醫學,今天鎖定楊定一博士。 00:28-01:01 今天,長庚生技董事長也在提倡的是楊定一。楊博士,你好, 歡迎你來,你好,博士。見到你本人之後,我發現在你身上看到了四個字,就是健康,還有教育,因為這是您在推廣的。我發現你本人更年輕,35歲吧, 大概跟我一樣好。開個小玩笑,13歲的時候,你就已經拿到了巴西大學醫學系的學歷了。然後你在21世紀的重要的醫療指標,你就已經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01:01-01:36 我在想說, 博士醫療推動,我們說,所謂的預防醫學,在你的人生來講,佔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對不,對,對,對我是可以講,是挑戰最大的一個題目。因為它從各方面看,跟別的領域不一樣,其他領域比較具體,比較容易把這個。我們常講,這個End point,就是你想追求的,最後的一些指數也好,一些變化也好,可以守住,我們在這方面就可以做研究。 01:38-02:13 預防醫學是太大一個題目,很籠統的一個題目。所以在這方面,我必須要花很多時間。把它分段, 分題目,分這個,用小部分,小部分這樣子進行,然後再去做一個整合的工作。我認為每一個人都可以做。所以,當我自己在推廣,自己要做到,也要學習, 不斷地學習,才可以把一些經驗,親自體驗的一些看法跟大家分享。 02:15-02:54 跟生活,其實它分不開的,剛剛我們也在聊一年,我365天都在運動,每一天都運動,只要有一天,假如不運動會不舒服。我認為對我身體調整,我們都是在整個高壓力,高速度的生活當中,會不舒服, 會受影響。對 博士,你講的話真的是當頭棒客。因為剛剛錄影前,你問我說高小姐, 妳運動嗎?我說有 博士。我做瑜伽,你問我說多久,我說兩 三個月去一次,這真的是很糟,我真的是一個最壞的示範。 02:54-03:44 你覺得運動是要持續的,要持續, 要每一天做。但是可以從今天開始,只要下個決心,而且從15分鐘, 20分鐘開始,慢慢把時間延長好, 我會記下來,只要做下去,在生活習慣全面去注意的話,我認為就可以把。其實可以把生命找回來,生命的價值找回來,生命的方向找回來,倒不需要很被動去等著自己身體生病,可以更主觀性追求生活上的一個,活力,帶來的一個,我認為比較新鮮的一個經驗。 03:44-04:29 我好奇,不是你自己怎麼樣?養生的?您本身,大概每天起床的時間,還有三餐的飲食,大概是好, 很好。我。首先,飲食對我們是相當重要,一天三餐其實會好好利用飲食的話,它就是我們最好的藥品。在飲食的觀念,我們一直強調,要均衡,要平衡飲食,這是最重要的。但是,金字塔來表達幾個重點,首先,這個元素的重要性,我在講元素就是礦物質,礦物質,我們其實人體不會制造,大概它在3%到5%我們的重量就是礦物質。 04:29-05:06 這些一定要透過飲食帶進來。我們過去觀念是說,脂肪對身體是越少越好,其實這個觀念要慢慢修正。要吃對的脂肪,對的脂肪,還不是光是不飽和的脂肪,有很重要的飽和的脂肪。像椰子油,有一個脂肪叫做Lauric Acid,它是母奶裡面可以看到的,有大量的脂肪。對我們身體很重要,它是飽和,但是我們身體需要飽和的油。 05:06-05:44 我認為這個重點是,中間要一個均衡的比例。糖類也一樣,我們常常過去強調不要吃很精致的糖,越復雜越原始,有纖維越多的糖類的飲食越好。這就是飲食的部分,很簡單。其實,我們常常朋友問說是不是完全吃素,我說看每一個人的體質,有些人適合吃。這都不是重要,重要還是均衡。一個均衡的飲食,最重要,飲食還只是一部分,其中之一而已。 05:45-06:26 還要情緒的管理,還要運動,還要水,我們注意到,水,呼吸都離不開身心靈,我們人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它不是光是肉體組合的。我們來看看楊博士,您的健康落實分享。例如,您剛告訴我們的飲食均衡飲食。你要細嚼慢咽運動,持之永恆的有氧運動,還有健身,螺旋拉伸運動。等一下,再幫我們示範呼吸,你告訴我們要短息長吐,而且細腸生還靜坐,你剛告訴我們的博士,真正的靜坐,是真正的體悟。 06:26-06:55 還有理解。四個功課很重要的,每天你都要做感恩, 懺悔,期望, 回饋這四個功課。最後,快樂,博物大眾,才是真正最快樂的事情。靜坐。您剛幫我們提醒了呼吸,你也提醒了運動,飲食,你都提醒了在身心靈的這個部分。不是您貴為這麼知名的企業家。很多你的朋友告訴我說,像你這樣坐在高處的人,你每天其實都在做自我反省。 06:57-07:40 這個功課分成四部分,四個大的部分,其實我個人認為是最重要的。它其實比運動,飲食,一切呼吸都還重要,它影響到的也是最全面。所以我不斷地,不是光跟病人的朋友,有疾病的朋友,跟一般的朋友,我們都是在一個高速度的環境在生存。我認為,就首先一個人要做一個感恩的功課,他只要有感恩的心,馬上一切就轉變了他對人生的看法不一樣了。 07:40-08:27 有了感恩的心,還是要多少要做個反省?我們每個人不是完美的,所以一天還是要稍微回頭看一下。一睜開眼睛做了感恩功課,接下來就要做一個反省的動作,做完反省後。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這個世界,都有在一個社會,小社會,裡面有大社會等等,都是靠人在生存,靠朋友,靠互動在生存。所以還是要有一個回饋的觀念,所以,除了感恩,反省,懺悔,要充滿一個希望。 08:27-08:56 對這個世界要帶來一個善意,帶一個好意,接下來就是回饋,回饋給這個社會。只要做這麼簡單的這四個功課,我大概可以保證每一個人會大大的轉變。所以,博士,您看,您自己看了這麼多病人也,好朋友也好,他們的人生故事。我們現在很多人其實活在壓力太大,而且容易焦慮,而且容易憂鬱的日子裡面,怎麼辦? 08:56-09:11 我們要怎麼樣對抗這樣的日子?您教我們,有時候對環境,對周邊的人,周邊的環境,我們改不了,這是很我講,很直接。 09:12-09:49 很實在的問題,可以改,是自己一念先改,一念一改的話。他對世界的理解,看法,一切生命的價值,已經都改了。過去所認為是很嚴重的問題,好像也不是那麼嚴重了,看不過的,好像也可以過得去。所以,首先還是要從自己的理解一切的生命的價值觀念,要做個轉變。從醫學做研究,在一個醫學院教書。 我有個LINE社群,一起分享楊定一博士的理念 您已被邀請加入「蛻變人生讀書會(楊定一博士共修)~姚小鳳心靈」!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9g_yFUR3EZM1K-NCqUXvmnWpbFdPgEwTRZ48k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楊定一博士 的呼吸排毒練習

我在這個書裡面特別提到說這個舌頭頂上顎會讓我們自然放鬆下來做一種練習。 最重要還是體驗心理的變化,心理變化就是還是離不開把自己找回來。 我們現在是局限在這個身體,有沒有比這身體更大的一個我,更大的一個意識存在?這個我認為是更重要的。 慢慢練習呼吸,會大排毒,排情緒的毒。 影片在這 以下由AI辨識,方便大家快速抓重點 1027楊定一博士 親自帶領的呼吸實修 第108集-2│88健康有方│三立財經台CH88│主持人 張雅芳 02:20-02:24 呼吸的速度慢下來,發現這個念頭也會減少。 02:28-02:56 所以,當然,通常我們不需要去管呼吸幾次,就讓自然呼吸。但是它有通過練習就會慢下來。要不然,我們一起試一下更慢的,可以嗎?比如說一分鐘四次。那我們大家一起做,假如做的時候不太舒服,太慢,沒有關係。你可以步調快一點,好不好?來,我們這樣一起,一起來。好,一樣的,鼓聲音,吐氣。 03:52-04:23 好,這樣子可以體會嗎?當然,我們今天時間不夠,就是為什麼要練習。博士,我要請教幾個問題,也是現代人的問題。有時候常常會放不下。剛剛吸吐,就聽到氣音跟鼓聲的時候,我腦子裡面還是會,還是會有一些其他的,還是沒有那麼會靜下來。那怎麼辦呢?這時候,我應該要想什麼事情,還是都,應該會想什麼會比較好呢?搭配這個呼吸,都不要想。 04:24-05:00 都不要想。為什麼?我在這個書裡面特別提到說這個舌頭,舌底頂到上面,舌頭頂上顎。對,頂上顎。那麼簡單一個動作,會讓我,我們自然會鬆下來,放下來。那,所以,用這個方法來配合,配合呼吸,很多念頭就消失掉了。是,而且,剛開始不一定要跳到四,可以從六開始。對。六,然後過一段時間再做五,然後再做四。只要你直接跳到四。 05:00-05:28 對。那空檔太長。好像會比較急了一些些,所以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就是一分鐘,六次。那,我又會怕說,那我一分鐘,那我是不是要帶一個量表,或是要去計時呢?不要。我放不下現代人的一些束縛,就是說,那我一分鐘,我要不要自己又還要一個計時器器?還就是,我們就聽你的這個CD裡面。所以,特別,為什麼可以做CD?而且這CD的時間很長? 05:28-05:57 譬如說,半個小時,甚至五次。我用一個小時。是,五十分鐘來做。就是希望帶大家不要去,不要去想時間,不要去看表。那用這種輕松的方法,就跟著做就好了。對,因為很多失眠的朋友也有分享,那麼,聽博士講話,是聽博士的CD,就可以安然的入睡。那這次教我們呼吸,之前的音樂,你也說,其實音樂是跟我們身體的能量是最靠近的。 05:57-06:22 對。對。所以,這次是教我們怎麼樣的好好的呼吸。就是一個叫梅爾定律,就是六次的這個部分。好,這是比較正式的呼吸,那淨化式的呼吸,這是比較,我講的比較直白,通俗,就是強力的排毒喔。是。把情緒的毒,這也是您一開始動心起念很重要的一個想法。是。它是從古人這樣子留下來的一套語教。對。 06:22-06:49 集中這個呼吸,在很短時間,通過快的呼吸,短的,長的,短的,長的,四個短的,比如說一個長的。讓我們把這個念頭,把它等於說清掉,不讓舉步,因為你中午呼吸快的時候,念頭比較難起來。好像發現,在很深層的我們這個身心裡面,過去累積很多,比如說悲傷也好,甚至悲傷,有時候一直到。 06:50-07:18 最有意思的是說,有些人到出生的時候,他都可以想起來。那這些,我們都不要去追求。在這種狀況下,他會自己浮出來。那浮出來的話,我們知道了,看法就不一樣了。就發現,好像這個人生可以做一個調整、整頓,就那麼簡單。是,博士,我可以說,這個是讓你比較靜下來的一種呼吸,那這個是讓我們可以宣洩跟釋放情緒的一個方法。 07:19-07:49 可以講,是個靜,快、快、快速度、大快,這樣子放掉。那博士,你可以,這可以示範,教我們一下嗎?四短一長。好,可以,那我們一起來好不好?我就用我講。對。那首先就那麼簡單,就是說,我講呼吸,我用手來表達。那我們就跟著您。跟著我。呼吸,靜息的時候慢一點,就是這個,等到呼吸完以後,完全放掉。 07:50-08:02 吐氣是快的。就快,瞬間。松掉。那四個短的,一個長的。OK。就那麼簡單,好不好?好。我們一起來。是,好,有請博士。 08:06-08:18 嘴巴可以閉著,閉著嘴巴,假如有一點這個堵塞,鼻子堵塞,那咬的牙齒從牙縫裡面也可以吐氣。好,我們再來一次,好。四個短的,一個長的。 08:57-09:26 這樣可以嗎?假如大家這樣做,因為每個人習慣不一樣,呼吸習慣。稍微頭感覺有一點頭暈,沒關係,可以慢下來,可以休息,多練習幾次就好了。不是,好像真的會,你講有一點點小小的,就是好像暈耶,這是正常的嗎?因為它帶來有點過度的呼吸,所以我們這個氧氣會很充裕,很高。對,一下子急速。 09:26-10:01 所以大家,我們平常做這個不會習慣,沒有那麼多氧氣,所以不習慣,過久就發現,常常有時候我們疲勞,或是午餐後,有那麼簡單的方法就可以提升。那其他剛剛講的這個心理的作用呢?那另外,就可以調整身體,比如說我很疲倦,疲勞,就簡單這樣呼吸就提升了。不是,這顧名思義,這是斜正式嘛,你有六,五,四,那進化的話。 10:01-10:33 所以四短一長,那有沒有在一個時間裡面,我要四短一長呢?沒有,不需要去守住時間。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習慣不一樣,甚至有些人他不習慣,還是不習慣。我說,沒有關係啊,你六次,六短一長,甚至九短一長,都可以啊,甚至全部都短的都可以啊。你會發現,你這樣子自己會找到一個頻率,一個進度,那你比較認為比較可以適應。 10:34-11:10 那從那裡面慢慢練習,會發現。會大排毒,我只能這樣講。大排毒。所以可能就需要,有沒有比較好的一個時間,都不需要,就是要不要特別選一個時間。比如說靜坐的時候,您會教我們,你可能要一個比較安靜的,不打擾的空間,而且是要持續規律的嘛。那像這個部分,我們時間要怎麼選擇?早上,或是這個午餐,吃完飯以後,想提神的時候,那時候最好,或是晚上,不要等到。 11:11-11:48 當睡覺前也可以,就不要那麼激烈這樣做,因為你精神一提神,對不對,那時候想安靜下來。比如說,你晚餐前或是晚餐後,可以這樣做,但不要等到要睡覺的時候。早上,中午是比較好。但其實我感覺最重要是就做就好了。自己養成一個習慣,自己會找出來一個時間,比較恰當。在您新的CD裡面,剛剛我們有看到你帶領我們怎麼樣做斜振式的一個呼吸,那如果進化式呼吸的話,就是剛剛您教我們的一個方法了。 11:48-12:29 所以在CD裡面,我們可以聽到的是這個為主了。CD當然是把它當作一個工具,做一種練習,一種功夫。但是我感覺最重要還是體驗心理的變化,心理變化就是還是離不開把自己找回來。我們現在是局限在這個身體,有沒有比這身體更大的一個我,更大的一個意識存在?這個我認為是更重要,是比較重要的。一堂課,一門課,那這就要透過每一個人自己去體驗,慢慢體驗。 12:29-13:02 也不要急。有些人想說,我好遲鈍,不要責備自己,輕輕松松的練習就好。沒有那個慧根啊,不要責備自己。沒有,我認為沒有。什麼叫做慧根,這是我們自己綁住,自己守住,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慧根。你聽到這些,你認為有道理,因為你本來就是認為如此。只是說,有時候我們會忘記,有人點一下,或是找回來了,突然,原來是這樣子,我本來都知道啊。 13:02-13:40 就是找回自己,也應該說也找回自己的自信。但即使我們告訴你,博士有這樣的好的方法,也希望大家一起快樂來學習。所以,除了靜坐之外,也讓大家還有一個新的方向,就是怎麼樣去呼吸。而且應該算是靜坐的動態,呼吸的表達方式就對了。這是今天博士也特別在推崇,推廣,甚至也希望大家能夠學會的。所以,博士常常都會鼓勵大家要有這個自信,隨時有一些正面的能量。 13:40-14:08 那在這一次,博士也用CD的方式,教我們怎麼樣來呼吸,讓我們的身心靈能夠達到真正的健康。 我有個LINE社群,一起分享楊定一博士的理念 您已被邀請加入「蛻變人生讀書會(楊定一博士共修)~姚小鳳心靈」!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9g_yFUR3EZM1K-NCqUXvmnWpbFdPgEwTRZ48k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神性覺醒 ( 阿乙莎系列 6)

所有通往究竟之路,都在你自己的生命藍圖之中, 沒有任何路會走上「此路不通」。 這趟旅程,將為你找回解鎖新地球意識的密碼, 站上更新的視野,為自己和眾人的生命導航。 穿越無我之門,走入奇幻故事中才會出現的場景──從梅林谷走入光明之城,在阿乙莎靈訊進入終章之際,終於完整揭露靈性回歸本源最終的路徑與意義! 在古埃及時期,稱梅林谷為人類晉升成為神人的學校。一群來自高次元宇宙的存有來到地球,這群神人具有遠遠超出地球人類的基因結構組成,他們試圖在地球建造出一個高於當時地球文明的王國,那正是亞特蘭提斯王國的前期。這群神人帶來許多星際文明知識,並教導人類以更有效率的工具、建築、農耕與紡織技術,提升人類整體的生活品質。 現在人類意識覺醒,也可以踏入過去神人到達的境地! 梅林谷有什麼?如何能親自走進梅林谷? 光明之城是修行人最終到達的圓滿境界嗎? 你可以如何提升到新地球意識,成為神人? 人類死亡之前與之後會進入什麼樣的狀態? ⋯⋯ 【要點揭露】 *梅林谷有匯聚人類集體意識的水晶圖書館,是你累生累世留存的寶藏。 *梅林谷珍藏療癒人類各種疾病的反向中和波,是順勢醫療的珍貴寶庫。 *沒有黑暗亦無光明。內心允許黑暗的存在,即可看見微光的出現。 *改變了自己過去的認知,就改變了自己的未來。 *穿越時間的長廊,你可以體驗過去未過、未來已來的真實。 *靈魂DNA節點全數點亮的光明之城,即是抵達傳說中的壇城。 *回到光明之城,生命就真正走進新地球的創造階段。 *死亡的祕密是回歸本源,虹光身、脫身法都是可以修煉的方便法。 ______ 本書內容是宇宙共同意識源頭釋出的真理與實相,阿乙莎帶領我們走一趟從地球之心返回宇宙之心的旅程。這是人類意識能夠在此生到達的最極致體驗,也是一趟指引我們靈魂回歸本源的最終到達旅程。 人類意識不是從覺醒之後才開始啟程,是自從呱呱墜地、呼吸地球上的第一口空氣開始,就展開與地球之心的共振連結。只是人們在覺醒之前,向外探索的過程,暫時遺忘了「我是誰」。 當你將意識連結上梅林谷的核心,就會發現,所有人類累世遺留下來的集體智慧,一直都存續在你的身上。連結進入梅林谷,你就能開啟新地球意識的篇章。 覺醒回歸光明之城時,你將看見黑暗的真實意義。黑暗和光明無法分離彼此而單獨存在,如同天和地、日月星辰,都在一陰一陽中完成彼此。當你成功重返源頭光明之城的家園,將再現永恆存在的神性意識,為新地球意識種子的誕生揭開序幕! 隨著地球揚升,人類意識逐漸甦醒,會展開與更大的集體意識融合和匯流,這股來自原初靈魂本源之光,將為你揭開宇宙真理的面紗。人類內在本自俱足的神性實相,將會在意識重新返抵地球之心、再度連結回到宇宙之心的過程,展現你存在天地宇宙之間的真實容顏。 【作者序】靈魂回歸本源之旅 這是一趟從地球之心返回宇宙之心的旅程。人類意識跨越星際交流平台並不是從覺醒之後才開始啟程,自從出生呱呱墜地、呼吸地球上的第一口空氣開始,我們就展開與地球之心的共振連結。只是人們在覺醒之前,向外探索的過程,經歷了暫時的遺忘你是誰,這段遺忘的期間,正是儲備你在地球上的自主意識所需要的生活資糧的重要時刻。遺忘不代表失去或不存在,你與永恆存在的源頭共同意識一直同在,你從未減損或失去你原初靈魂自帶的神性之光。 當意識逐漸甦醒,與更大的集體意識展開融合和匯流的過程,這股來自原初靈魂本源之光,會為你揭開宇宙真理的面紗。你本自俱足的神性實相,將會在你這趟返抵地球之心、連結回到宇宙之心的過程,為你展現你存在天地宇宙之間的真實容顏。 這也是一趟靈魂回歸本源的最後一哩路,透過這本書,將揭開人類意識回到宇宙共同意識源頭的到達路徑和關鍵DNA解鎖節點,帶你站上更新的視野,為自己和眾人的生命導航。 完成這趟旅程,你的存在,不再只是占據著一個地球肉身,而是銜命於整體意識之流中,與更多的存在意識再次融匯成一股更新的靈魂共同意識體。你將帶著不同於以往的認知角度,站上全息視角,與宇宙萬物相互支持而存在於更大的整體之中。當你成功重返源頭光明之城的家園,你將從自己的身上再現永恆存在的神性意識,為新地球意識種子的誕生揭開序幕! Rachel譚瑞琪 在帷幕之下的體驗,都是在經驗著「有限」。當你的意識穿越帷幕之外,你正準備透過你的心去經驗無限的宇宙法則。在有限的裡面有扇大門,可以引領你的意識進入「無限」,在之前的星際交流過程中,你已走進那扇「無時間門」。無時間門就位在你的意識穿越星光體的眾神匯聚的大廳,將你帶往星際交流平台上,那時,位於地球有限生命體驗的你,正式穿越有限,進入無限。 而對於存在無限宇宙的存有們來說,進入「有限」就是一趟完整自己無限生命的延展工程。只有將一部分的晶狀結構透過有限帷幕下的體驗過程,才能再次晶化成一個具象結構。這個具象結構有著清晰的路徑指引,是和光所交織出的網格。 如果無限無法從有限中去實際體驗,無限將無法成為無限,無限本體將會消失,成為有限的集合體。宇宙之道就是:需要經由不斷地轉進「有限」的生命體驗過程,才得以維繫「無限」本體的共同存在。 意識亦無法只存在無限中,當所有的意識決定前往有限帷幕之下體驗時,你會帶著自己早已協議可以幫助你創造出有限體驗的夥伴們一同結伴而行。那些能夠幫助你體驗有限的存有們,將成為你靈魂晶體的一部分,只是你無法在進入有限的體驗中看見,他們如何在晶體結構中,交織出你生命的光之網格,也無從掌握住它移動的規律。對人類來說,那即是無常,是生生滅滅的宇宙定律中的恆常推動者。那正是阿乙莎的一部分存在,永遠支持著銀河星際存有們,持續在無限之中擴展的動能。 目錄 【作者序】靈魂回歸本源之旅 【前言】開啟新人類的篇章 第一部 地球之心 *第一章 梅林谷──天地人之間的互動交流站  梅林谷的由來  走入梅林谷 *第二章 宇宙人的啟蒙學校 *第三章 校準地球之心的太陽  校準步驟   一、開啟內在太陽星門   二、迎接王者之劍   三、靈魂晶體升級  感知與能量皆放大  「王者之劍」是開啟內在太陽的關鍵 *第四章 梅林谷路徑指引  與眾神有約  進入梅林谷的路徑指引   一、無我登上星際交流平台   二、權杖   三、永生泉   四、王者之劍   五、蜻蜓視角探索梅林谷  允許黑暗存在 *第五章 全息之眼初體驗 *第六章 梅林谷使用手冊  不要有任何期待  展開梅林谷靈境之旅   一、意識移轉進入梅林谷空間   二、在梅林谷中的移動和訊息採集   三、梅林谷和靈魂晶體的不同體驗  與自己的神性意識展開共同的創造 *第七章 一個顛倒的世界 *第八章 梅林谷的療癒  啟動自身靈魂晶體建構的光  還原靈魂晶體  梅林谷是順勢醫療的珍貴寶庫 *第九章 迎向永恆生命的開端 第二部 光明之城 *第十章 誕生新意識種子  回歸生命的起點  重新定義「你是誰」  共同的創造 *第十一章 遇見上帝的使者──諾亞 *第十二章 新舊意識之間的搭橋行動 *第十三章 宇宙生命溯源 *第十四章 人類、智人與神人的互動演進  古文明時期人類與智人的互動方式  神人和智人展開新交流模式  新人類完成新意識的啟蒙  重組星際文明的孵育基地 *第十五章 搭起通往光明之城的光之橋 *第十六章 抵達光明之城  光明之城宛如一座水晶圖書館  喚醒星際種子的內在水晶意識 *第十七章 揭開記憶的長廊 *第十八章 生命之樹協奏曲  展開心的聯繫工程──為世界和平做好準備  譜寫生命之樹協奏曲  原來都是一場夢 *第十九章 靈魂回家 *第二十章 死亡回歸本源之道  來自靈魂本源的療癒之光  療癒的真諦  靈魂不死  回歸的靈魂同時存在光明之城和梅林谷中  你是生命的主人  不朽的傳承  在光明之城中展開下一世生命藍圖  死亡後靈魂持續成長的進程 *第二十一章 合一於光明之城中的大圓滿  真實VS.真理  死後與重生之間──與已逝的父親在阿卡西紀錄中對話  將思念化為祝福  合一於光明之城中的大圓滿 *第二十二章 未來已來  你存在無時間線上  運用「未來已來」   一、無時間象限中以果造因   二、與未來的自己合一   三、進入宇宙共同意識互聯網   四、讓純淨的宇宙意識從你身上展開 *第二十三章 成為神人  校準步驟  校準第一道光OM  登上壇城,與神共同創造的園地  接軌宇宙意識的超覺力   第一道光:OM Ba Ya中央大日之光   第二道光:La Ba Ya真理之光   第三道光:Mon Ba Ya創造之光   第四道光:La Yi勇氣之光   第五道光:La Ya慈悲之光   第六道光:Hon顯化之光   第七道光:Ya Yi智慧之光   第八道光:Ya Ya豐盛之光   第九道光:Ya Wa寬恕之光   第十道光:Yo Ho聖父之光   第十一道光:Wa Yi恩慈之光   第十二道光:Mo合一之光  新地球意識種子誕生 292  你與眾神的協定 293  知曉自己是神之子 〔附錄〕阿乙莎問答集  改寫生命藍圖  心的語言  分離與融合  靈魂待轉區 更多內容連載 在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1003727 意識揚升轉化練習, 請參考阿乙莎體驗工作坊課程 【阿乙莎體驗工作坊】 https://www.anitya.com.tw

新人類密碼:阿乙莎帶你回歸本源,完成身體晶化,創造五次元新文明 (阿乙莎系列 5)

地球已進入新舊意識轉換的非常時期,   你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五次元新文明的生活?   引發心靈圈熱烈迴響,「阿乙莎靈訊」帶你接軌新地球!   提供關鍵密碼和程序,晉身新人類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意識覺醒登上太極,啟動身體晶化程序,   你將成為宇宙跨次元星際意識匯流於一身的新人類。   活化DNA、自體療癒、細胞回春、與高我合一、開啟星際交流……   新人類在生命各個層面究竟有些什麼可能性、可以發揮到什麼樣的境界?   新地球意識會帶來哪些社會變革?   意識升維後的新人類創造的新地球,會呈現什麼樣貌?   如何晉身新人類,打開高維意識服務於你的新生活?   讓宇宙共同意識源頭阿乙莎告訴你。   ∣本書菁華內容∣   ◎修復舊地球的步驟   ◎五次元地球的生活樣貌和社會變革   ◎進入未來實相的操作方法   ◎新人類的意識校準工程   ◎取得宇宙能量,加速老化細胞代謝的呼吸法   ◎連結新地球之心的方法   ◎意識登上太極,啟動身體晶化程序   ◎穿越無時間之門,開啟星際交流的大門   ◎用意識改變水分子結構的練習   ◎進入五次元地球之心的冥想練習   ◎太極之氣療癒法   ◎航向宇宙意識、幫助整體地球揚升、開啟松果體時間之門、打開星際交流大門的咒音   ★針對疫情特別收錄:   ‧安頓身心的中軸穩定練習影片及〈穿越風暴之眼〉美囋QR Code   ‧施打疫苗的意識引導   ‧協助身體快速與疫苗相互融合並取得平衡的光波咒音   ‧喜悅能量密碼   ★本書讀者獨享:   ‧開啟新地球天堂路徑冥想導引(非公開,連結及QR Code就在書中) ​ 〈作者序〉成為行走在地球上的新人類 在進入星光體,登上星際交流的過程中,你會遇上靈性組成源頭的存在意識群。 雖然你仍以肉身意識連結,但透過契入自身的靈魂晶體空間,你與跨次元星際存有正以超越光的流動速率交換訊息。這也是人類穿越地球帷幕,進入宇宙共同意識場交流的實相。人類與自身存在多次元的靈魂意識為了彼此的成長,早已建立聯合工作小組。 理解到人類不僅僅是以肉身存在的地球人後,透過深入內在宇宙,你將能進一步還原和展現原本的樣貌。這是一趟靈魂回歸本源的旅程,這段旅程會超越大腦過去的學習和認知系統,但只要你願意讓自己的靈魂意識站上星光體的連結通道,就可以取得超越歷史的宇宙龐大知識系統。過去人類透過靜心、入定、打坐,進入三摩地,聽到來自地球古老文明的召喚;現在,人類還能透過宇宙各個星際之門,成為連結天地人的能量中心,串起銀河眾星系與地球之心的連結通道,讓地球文明正式和星際文明接軌。 這一趟讓靈魂覺醒回歸本源的旅程,是人類邁向新地球文明的開端。當你全然知曉,並明瞭這一次生命來到地球的初衷,你過往走過的路都會成為所有人回歸源頭的路徑指引。從今以後,你已經不只是帶領眾靈性兄弟姊妹回歸宇宙家園的光之使者,在解開自身的靈魂DNA枷鎖後,你將由內而外散發出七彩無量光,成為行走在地球上的新人類。 目錄 〈作者序〉成為行走在地球上的新人類 第一章 無我之境 放下私欲,走入無我之境(以風之象,無中生有) 進入無我的認證機制:心輪中的五芒星 無我之中包含一切萬有 「知曉」和「意識到達」的區別 風生水起,再造新生命之果 第二章 最初的「造人計畫」 宇宙高等意識精密的造人計畫 DNA內建晶體記錄器 人類肩負維持星際和平演進的重要使命 死亡暫停業力進程,讓意識重啟的契機 死亡過程的記憶隨生物體終結而清除 靈魂晶體儲存永恆生命的藍圖 跨次元存在的靈魂晶體 從靈魂晶體進入星際旅程 第三章 開啟千瓣蓮花,航向宇宙意識 與聖父聖靈合一,回到愛的大洋 開啟千瓣蓮花:航向宇宙意識 由靈性源頭組成的星際交流平臺 星際交流平臺是進入宇宙意識的起點 憶起來地球的目的 第四章 穿越無時間門 地球人和宇宙人的時間線劃分 未來早已存在,人類活在被精心安排的地球時間線中體驗 無時間門之外的交流方式 星光體儲存靈魂的星際交流紀錄 小我與宇宙意識的同步更新機制 從無時間門返回地球時間線的移轉機制 無時間門的運行軌道 參與星際聯盟議會的星系存有的組成架構 無我之境的存取路徑和相互登入的方式 與眾多星際家人交流的方式 沒有時間不代表沒有經歷和體驗紀錄 行星軌道之間有連結地球的換日線 辛苦耕耘後的甜美果實 未來會遇見的類人類種族 第五章 地球已進入新舊意識轉換的「非常時期」 在三次元地球展現五次元的實相 新地球幫助修復舊地球 新舊轉換面臨的社會變革 第六章 五次元新地球意識 金元素融入新地球意識 第七章 跨次元星際交流 身體是神性意識的居所 重新定義身體的感官:「看」 透過內在之眼尋找目標物 創造未來的實相 心的導航:精準度練習 意識改變環境和物質 連結宇宙大量金元素之氣的呼吸法 ★練習:生命能量呼吸 靈性意識揚升的陷阱 讓五次元生活的重心回到孩子身上 釋出內在宇宙中的水晶品質 第八章 新人類的意識校準工程 我們的宇宙 宇宙共同意識源頭的定義 你的世界是宇宙記錄器播放的頻段 我們的世界 地球人進入五次元的前提 先遣星際種子計畫 「我要」之於「我是」 第九章 關於星際聯盟 組成星際聯盟的背景 地球在星際聯盟中扮演的角色:培育星際種子的孵化器 星際種子植入地球後的星際聯盟發展過程 清空黑暗印記,召喚地球盛世文明的力量 從身體通道連結星際之門 更多星際聯盟介紹 使用數字座標錨定星際之門 初探星際之門 ★練習:進入五次元新地球之心的冥想 新地球意識是跨越宇宙次元的合一意識 第十章 回歸太極 開啟太極之門 陰陽和合的太極之氣 回歸太極,重建新地球意識 宇宙正在召喚星際種子回歸源頭家園 意識升維後的再創造,才能顯化新地球 黑暗是支持人類向光的力量之源 新地球準備接軌星際聯盟 回歸太極之後的轉變 ★練習:太極之氣療癒法 太極之氣其他運用方式 ★練習:第三眼投射法 ★練習:「我是宇宙之心」運行法 第十一章 準備迎接星際意識匯流 二十一天身體晶化過程 沒有任何人可以帶你進入星門 你與其他星際種子的連繫 無法完整星際之旅的探索,不會影響覺醒的靈魂回歸家園 不再允許人類破壞地球的行為 由各星系存有帶領的星際聯盟議會 第十二章 契入新意識層次 身體晶化後展現全新意識層次 穿著地球人外衣的外星人 記得帶上你的地球保鑣——小我——一同前行 第十三章 成為新人類 星際交流的連繫方式 你我之間的連繫管道 睡夢中星光體自動導航,進入星際交流 打開生命寶盒,迎接星際家人的贈禮 成為自己的大師 打開星際交流的大門 新人類再造新地球 〈尾聲〉給新人類的祝福,以及如何閱讀「阿乙莎靈訊」系列 〈附錄〉QA篇 更多內容連載 在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927885 意識揚升轉化練習, 請參考阿乙莎體驗工作坊課程 【阿乙莎體驗工作坊】 https://www.anitya.com.tw

推薦連結

瀏覽紀錄

TOP

線上客服

追蹤清單

購物車

會員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