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向內轉,生活裡還能運作嗎?(楊定一 博士)
楊定一:注意力向內轉,生活裡還能運作嗎? speaker_0 00:21-00:53 博士, 你常提醒我們, 注意力要回到自己, 往回轉。那我想,有些朋友,特別是他的生活,剛好遇到很多考驗,也許是工作非常的忙碌,隨時都有事情也可以說是在打擾他,或說要面對、要處理。那這樣的話,他怎麼練習,這個向內轉,而這個注意力向內轉,會不會影響到他生活裡頭的運作?想請博士多說一些,謝謝。 00:57-01:51 我今天會學你這個問題,主要他是幾位美國人,就是我。去年嘛,在辦這個公休,周邊有一些朋友,醫師、護士,醫療的一些專業的朋友,那今天剛好有跟他們見到好久了嘛。所以說,我們又做一點,這個Reunion。團圓重聚,也是非常久一段時間,那也是首先在關心他們,他們個人的成長。有沒有什麼問題想問?所以我趁這個機會,也剛好周末跟大家有機會來聚會,那很有意思,就是我看他們都有在做練習,可能去年,大家還記得嗎? 01:51-02:38 我們去年的公休,向前行的公休。裡面也有許多西方的朋友,他們會提出來一些問題,那我可以看出來,他們都有他們的心得,都有一些進展。那中間有一位提出來,前面你幫他表達這個問題。也就是說,一個人假如隨時在做中道,在練習中道,也就是一種友善的中立性,友善的臣服。把樣樣都看得最好,把哪一個瞬間,把每一個瞬間都可以包容起來,都可以接納,都可以,肯定,還可以加上感恩這種臣服的練習。 02:38-03:22 再加上一個正向的念頭,會不會影響到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對世界的看法,對一切的看法?就是眼前,我們在處理事,在面對人,社會上所需要,我們做一些,把這個專注擺到眼前,那個東西,一個人。而我們接下來還要做妥當的反應,妥當的互動。那假如我們隨時在做一個回轉,回轉到內心,回轉到這個過去,用這個Source intelligence,就是我們聰明的來源,也就是心起點,大,我等。 03:22-04:11 那這個本身是不是就跟我們面對這個世界在看,在聽,在應作,帶來一個矛盾?你看,這個問題是不是重要,非常非常重要,那你要知道,就是我們這些朋友,就是西方朋友。他還是去年嘛,我記得也打開,他們是一部分的朋友參加了。COda,就是Codependent, Anonymous,就是這個走出依賴互助會,那透過這個Coda。當然,從他們角度,這個是不是有一點在否定,就是denial,或是在逃避,就是escape,或是aversion。 04:11-04:51 英文這樣講,是不是在避開,避開責任,避開這個世界,那不是一樣。你看,這個問題,我這樣子在幫助大家,這樣打開,因為我是認為是非常關鍵。跟我們做這個中道的練習,好像表面上帶來一些矛盾,所以他們也希望把這個矛盾可以用妥當的方法把它解開。那我回答比較直接,比較快一點,我當然跟大家說,根本沒有矛盾,完全沒有矛盾,為什麼會說沒有矛盾? 04:51-05:09 跟我們在這個世界,要硬做,要用種種的我們的聰明,我們的感官,我們的各式各樣的機制,聰明的機制,來面對這個世界。你看,不光沒有矛盾,不會有衝突。 05:11-05:54 其實,你曉得,它會幫助我們硬做這個,可能是不是又跟大家想的,完全是顛倒的?我在試的,這裡用把它打開,用幾分鐘把它打開,因為是非常非常重要,我也希望大家有機會也聽到。前面這個問題可能問自己,你會怎麼回答,而你針對這件事,你有沒有自己有沒有想過,有沒有把它解答過,把它解開過?其實,答案是非常非常簡單。 05:54-06:56 我們這個中道,中道,不斷的是把眼前的這個任何瞬間,把它看開,把它包容,把這個瞬間的內容樣樣都可以把它接納,甚至把它做一個回轉,回轉,到真正的自己,或是到內心。其實,你曉得,首先這個練習是來面對我們。同時,我們對每一個瞬間都會做一些反彈反應,尤其有些事情讓我們不舒服。那我們首先踩了一個煞車,可以讓我們做回轉,就是踩了一個煞車,直到好像不至於需要這樣子反應,這樣子反彈,我們其實可以很理性的處理這事,只要是一個人,我們不斷踩這種煞車,對每一個瞬間都不斷的就是好像我們的意識膨脹,看開。 06:56-07:35 而且知道這個本身,這個內容,這個瞬間,內容不是那麼重要,不是說非得怎樣不可。不知不覺,我們就發現,會取得一個種,可以說是一種中立性,一種完全不會偏差的一種態度的樣式,好壞,看法,好像都差不了多少。本身內容不會給我們有什麼差異,我們從裡面做區隔,去做分別。那這樣子,不知不覺一個人會發現,好像這個內容本身不是那麼重要。 07:35-08:20 其實是這個過程,是我們知道,是我們的洞察到識別,到這個瞬間所帶來的一些考驗。而我們就用很有善的一種中立性,把它轉回來,把它好像又回到,把這個瞬間,回到他自己,或是回到心。用這種方法來面對一切,來面對世界,來面對眼前的東西,那你曉得,從這裡面就延伸一個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一個作用。不知不覺,通過這種臣服的練習,臣服的功課,我們就發現。 08:20-08:58 好像我們可以把這個感官,感官,就是你在聽,你在跟別人講話。看啊,感受啊,感觸啊,在體會什麼,包括這個念頭啊,感受啊,或是覺察到什麼,你可以把它全部交出來,你可以把你全部。你這一生累積的一些機制,就是我們對現實,有些機制可以體會到。那不是就是覺察嗎,透過感官覺察到什麼,或是用念頭想什麼,思考啊,想什麼? 08:58-09:36 要不然,就是感受我們感受到什麼,覺察,想,感受我們。用任何這些機制,把這個眼前的,這個現象,可以把它描述出來,可以把它表達出來,可以把它做個解釋。你假如沒有這些機制,也沒有現象嘛,沒有現象,也沒有世界哦。其實,我們根本也沒辦法體會到,世界。就是有這些,我們是可以算是聰明的眾生,聰明眾生有這些機制。 09:36-10:17 而這個機制,隨時可以好像描述一個完整的世界。就是我們認為,在這個世界,環境下都有道理,本身是連貫的,連起來的,連貫起來的。我們把全部這些交出去,我們就是這些機制,不管是覺察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在想什麼,全部交出去。你曉得很有意思,就說,就好像一個洋蔥,我們不斷在拔嘛,到最後剩下什麼呢?你把全部這些機制送出去,到最後,可能剩下什麼呢? 10:18-11:04 到最後,還是有一個聰明的來源Source Intelligence留下來。一種可以說是你沒辦法去表達的一種本能也好,一種本質,一種潛能。它離不開你怎麼去剝,走到最後,就剩下它。你再怎麼試著去剝,你再試著怎麼試著去臣服,臣服。到最後,還是有一個本質,而這個本質,你也可以把它稱為是空,你也可以把它稱為是有。那也無所謂嘛,這方面的這種本質永遠不會離開的,它永遠會存在的。 11:04-11:47 那你曉得最有意思,這樣子一個人做,熟悉了,熟練了,其實你的中心,你的注意的中心,你是在觀察的,在覺察的。這個中心也跟著移動,它就移動到哪裡,移動到這個無色,無形,或是這個Source intelligence。最根本的一切的來源,生命的來源。或者我們也可以把它稱為是我們的佛性嘛,我們的本質,它就移動了,移到這本質,那最有意思的是什麼,接下來站到這個本質,你會發現,好像過去把樣子都分開。 11:47-12:26 主體,客體有,中間有個隔閡,有個隔離,有主體,當然是你自己嘛,你在聽什麼?別人,別人是客體,這個主體跟客體的區隔,慢慢的跟著消失了。中間不是主體,跟客體,中間有個連結,就是洞嘛。這種能量的流也好,有一種洞,中間洞,是把主體跟客體把它連起來。到這個橋梁。到最後講來講去,發現,自然只剩下洞,只剩下能量,只剩下能量的轉變。 12:28-12:30 能量的交流。 12:32-13:19 一個人走到最後,這個我,你主體,客體中間的關係打斷了,或是消失掉了,剩下什麼?剩下只有一種心流,我過去用心流。這句話,從神聖的你,那麼早就一路這樣子,用這種方法來表達,剩下一種心流在帶著你。走。只有去,是什麼?那你這時候在面對世界,面對別人。在講話,在運作,在動,在做。你也不需要有這個主體,客體中間的關係,根本不需要有這種這種方面的區隔。 13:19-13:59 誰在做什麼,我在講話,你在聽,完全好像打斷了,打破了這種連鎖,把它切掉了,你發現,你不需要去做這層面的區隔。你可以好得很,你也可以聽,你也可以反應,你也可以做事,而且就像前面講,你還可以做事,做得特別好。你還記得,我前面也提過,就是我這一生全部看到的一些發明家也好,可以突破,而且這個突破不是光就是在他的一個小的圈子突破他。 13:59-14:45 這種突破,是大到一個地步,是整個對我們人的這個文明,可以講,這個時代,他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全部這些可以突破的突破者,可以打破紀錄,可以超越人。可以想像的,其實都是靠這個心流在帶著走,不是透過思考,不是透過連一個運動家,你看,最最有意思就是連個運動家。他要突破別人根本想不到,也可能突破的這種範圍,還是靠一個心流,不是靠這個動腦筋在,動在規劃在,有什麼計劃在。 14:45-15:20 用兩極化,用兩極化的聰明是不可能的,完全是把這個兩極化的聰明擺到旁邊。一個人可能才徹徹底底的可以超越了,超越。這個人間所帶來的限制,也就是五個感官思考跟這個感受所帶來的限制,有限的限制,這種局限,這種制約超過任何制約,沒有條件可以把他框架起來。這時候,一個人才,突然,他的這個自由,自由一直爆發出來。 15:20-15:46 因為他已經跟一體連結了,一體完全接軌了,跟一體整合了。所以你說,就像上禮拜,上禮拜我們在講,他已經不受到影響,他的命運都改了,上禮拜我們還在講。這是不是注定的?在談這個題目,他完全已經換了一個人,脫胎換骨。 15:47-15:57 你說命運都改了,那你說這個還有什麼叫做自由一致,沒有自由一致,完全解脫了? 15:59-16:32 這時候,曉得,他在面對每一個瞬間,已經不是誰,在面對這個瞬間,他是跟著這個瞬間走。是心流帶著他面對點點滴滴,眼前有什麼事,每一個瞬間,都是心流帶著他走。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的表現是特別強,特別優秀。就像前面講的一些大的突破,打破距離,都是站在這種心境,或是用這種心流才可以得到突破的。 16:32-17:11 因為在這種狀態,完全是自由的,想做什麼,做到什麼,達到什麼,就會達到什麼。才有這種力量,超越人可以想像的一種力量,一種力量可以發揮出來。只有這樣子,我才會講,要做的還特別好,不是光可以,還可以繼續聽,要運用你的五個感官。沒有任何幹擾,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假如可以說有什麼影響,這個影響是正面的。 17:11-17:47 一個人效率特別高,輕輕松松的完成,別人根本想都想不到,連敢想都不敢想。對他一點事都沒有,很勇敢的很,每個瞬間他都一樣,別人不敢做,他敢做,對他,也沒有誰在做,那這樣子,一個人就輕輕松松的。一個項目接近另外一個項目,以前有誰,他也可以投入,而且他特別讓人家感覺,隨時注定,在這個瞬間,完全他的presence。 17:47-18:09 這個在,從他內心的,這個在,可以講說浮出來,讓別人感覺不可能,好像在很遙遠。你在講話,他在想別的地方,腦筋,他的注意,在別的地方,他完全投入在這個瞬間,剛剛好,跟我們想的是顛倒的。 18:11-18:46 雖然當晚有一段時間在做這個練習,不斷的。本來是前面講是樣樣都反彈,發現這,反彈,這個波浪,波浪越來越減少,減少到一個地步。發現好像這個瞬間裡面帶來的變化,發現好像都幾乎是一樣嘛。所以,他慢慢的就會自己會退幾步,會發現不需要那麼認真,不需要改變。每個瞬間,你可以接受,你可以放過,你可以放過別人,也可以放過自己。 18:46-19:32 那這樣子,不知不覺發現,這個,你可以用一個友善的,一個善意的,一個念頭來接待每個瞬間。所以,這樣子,用這種方式來做臣服,這種方式來做回轉。從這個練習變成你一個正常,那這個正常就是把意識,他自然不是你刻意去改,你的這個意識,就是個注意。這個交匯點,注意的交匯點,或是基準,或是你的出發點。他移動了,移到一個好像更大的範圍,好像是透過整體在看,在體會,這個世界,不是在過去。 19:32-20:09 這個小,我真的小,我當然會反彈,小我他會吃虧,會有種種的感受,種種的體會,反彈特別快。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假如你突然注意膨脹,他膨脹到一個無限大的範圍,到一個整體,到一個全部,遠遠比過去這個小我更大。那你說好像他也不在意,也不至於去反彈,那瞬間還沒有來,他已經放過了,他已經超越了。 20:09-20:27 那。這個觀念不是投降,就像我們上禮拜前幾禮拜都在強調,這一點,不是投降,不是give up。很多朋友聽到這個,那這樣子我投降好了,幹脆我把它放棄了,不是剛剛好,相反。 20:32-21:13 這種態度,是你站在一個整體,更高的一個聰明,更高的一個智慧,這才叫做智慧。最高的聰明就是智慧。你站在智慧的一個平臺,在看這個人間任何事。那你說會不會就是情緒馬上就動起來了,馬上就反彈了,馬上就跳起來,大驚小怪?我想,大概不至於。一個人可以很冷靜去處理樣樣眼前的事情,小事大事都一樣,對他都一樣,那這樣子,你說他的效率會不會更高? 21:14-21:58 絕對會更高,他做事的品質會不會增加,絕對會增加。而就是有些跟別人互動,大概我相信別人都會知道。這個好像講得非常有道理,或是他表達的方式跟別人不一樣,完全不一樣。一個人這樣子,不知不覺就發現,對他,對一個人,進入這種狀態。什麼叫財富,什麼叫權利?我們上禮拜還在講,前幾個禮拜在講,什麼叫做名氣,名譽,這些好像對他都不重要了。 21:58-22:38 這些全部包括名譽,我們認為名氣好像是比較內向的,內心的一個狀態。其實,全部都是從我的角度,全部都是外在,都是外在的追求。對一個人隨時回轉到自己,這些好像都不重要,有也好,沒有也好,有他會把它當作工具,工具來做什麼,來服務啊,服務給誰呢?最後,你看,就像我們上禮拜前講,服務給自己啊,為自己服務啊,也沒有為任何人。 22:40-23:01 有把它當作工具,沒有,也都一樣,一樣樣都一樣。這是一個人隨時定在平等心,用平等心在看這個世界,用平等心來接受下一個瞬間。所以,權矛盾也就跟著消失了。 23:04-23:51 不曉得我這樣講,是否你可以接受。那假如你在這個練習的過程還沒有這樣子體會,過去沒有這麼體會。IT's ok too。無所謂嘛,我至少這樣子給你一個,稍微點到一點方向,但你也不需要去勉強,說,非要體會。我現在講的,假如可以,規矩的練習。我們在講的忠道的方式,尤其是術馬上出來,都在用各式各樣的方式來帶著大家用理論上用操作練習,帶給大家這些觀念,忠道的觀念,我就希望大家練習就對了,不要去期待可能發生什麼。 23:51-24:21 會不會就是本來好像有一點衝突,對我們,對這個世界怎麼看法,怎麼去處理,然後是不是有一天會沒有衝突?其實,這些都不要去追求,你最多就是對每一個瞬間首先踩一個煞車,你本來是樣樣都反彈,樣樣都把它當作好。具體是個故事,你跳的這個故事,跳的這個劇本,電影嘛,不是有個劇本,故事,也有個劇本。 24:21-24:56 你跳進去,你忘記,它是一個劇本,是你這次自己寫出來,你還沒有來,這時,就把它的稿寫出來了。這點,你忘記了,忘記它是個大妄想,你進到一個昏迷,一種無明的狀態,你徹徹底底忘記了。那就會反應,就會反彈,會心靈不舒服。那首先踩個煞車,你,這個煞車,就是你事後眼前發生什麼事,對人家講話不客氣。 24:56-25:32 你踩個煞車,現在踩個煞車,就自己知道了,清楚了。你發現,就是在這個事後,你還是可以做個回轉,直到前面剛自己沒有做到,然後就接收,你自己,用友善的接收,你自己沒辦法做到。前面還有反彈,還有衝突,這不是就從這裡著手,你可以事後一個瞬間來,你沒有完全把它看穿,沒有關係,你事,後來,你還是有這個機會。 25:33-26:18 一天下來,一個人。假如隨時這樣子練習,好像表面上是斷斷續續的,因為你在這個瞬間,你還沒有熟練。你要等它過去,你才可以踩個煞車,你不用擔心,假如你有這種恆心,這種堅定心,這樣做。不知不覺,你曉得你根本什麼叫踩個煞車,你可以讓這個瞬間流過去,你不需要去幹涉它。這時候,我現在講這個作用,其實,你的注意,你的注意的中心,已經移到一個比較大的,一個尺寸,一個平臺。 26:18-26:56 你在看這個世界,不是站在這個小,我在看這個世界。有這種體會,有這種體驗,自然會給你一點信心,這樣子就會願意再投入。不斷練習,早晚的練習,假日,平常,周末都在練習。它比你什麼這一生可以進行的都更重要。假如你有這個信心的話,早晚你發現就沒有區隔,你就是它,你就是瞬間,瞬間,就是你就。 26:56-27:35 一切擺下來了,放開了,交給這個生命了,臣服到這個生命,這是生命帶著你走,是顛倒的觀念。那在這過程,當然有這些矛盾會浮出來,但是假如你有這個信心,這些矛盾自然都會消失的。看你啊,有沒有這個堅定心,有沒有這種信仰,不是對我,對你自己,對過去的大聖人信仰。一路走下去,不要回頭看,沒有回頭,路的路好。 27:35-27:44 我想,今天,我跟我們這些國外的朋友分享,我也順便把這個題目再帶出來。 27:46-27:54 希望對你這樣子有一點幫助,對我們的宗教的這個大法門有一點不同的看法。 我有個LINE社群,一起分享楊定一博士的理念 您已被邀請加入「蛻變人生讀書會(楊定一博士共修)~姚小鳳心靈」!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9g_yFUR3EZM1K-NCqUXvmnWpbFdPgEwTRZ48k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