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病,痛苦到底,其實也是生命給予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回轉,而人生遇到重大的損失,才會有醒覺的念頭跟決心(楊定一博士、交換體物電影)
你對自己的各式各樣的細胞抱持著感恩,然後然後感謝他們,希望他們活在光裡,你對任何眼前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做一個歡迎,做個肯定,做個接收、接納、包容,然後最後就是感恩。痛苦到底,其實也是生命給予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回轉,而人生遇到重大的損失,才會有醒覺的念頭跟決心。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其實都有自己的功課要完成。疾病可不可能被傳統醫療治好,全部都注定的,自己走到最後發現,我也不需要去干涉,我也不用去有什麼期待,我們只要扮一個觀察者、陪伴者的角色。 影片在這 以下由AI辨識,方便大家快速抓重點 生命最大的考驗,也會是生命最大的禮物。ft.楊定一博士 speaker_0 00:12-00:52 歡迎收聽 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我是曾寶儀錄音的今天呢,正好是2024年的12月25號,聖誕節。非常榮幸, 而且感到有一層很深的緣分,在接下來我們要打開的這個寶藏人士面前展開。就是今天,我們要為大家採訪的是楊定一博士博士,聖誕快樂,寶儀好, 大家好,我們確實是有緣分,你剛剛還在提說,不是這個臺風或發生什麼大事, 地震,或是要不然就是聖誕節,被我們感受,對? 00:52-01:21 然後,我記得,我第一次訪問博士,還是這個11月11號, 然後早上11點11分,就是跟博士。緣分非常的特別,感覺有很多很特殊的緣分不斷的展開著,那今天這個緣分也很特別。其實,有兩件很開心的事情要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情,當然就是博士又有新書要推出了,對啊, 有中道的書會盡快會出來,那你也有好事啊, 你先講你的那部分好了。 01:21-01:54 我突然有點不好意思,因為每次訪問博士,都是博士,有新的作品,或者是這個線上的課程,要跟大家分享。這次突然要講起我的事情的時候,我反而有點害羞了起來,對?因為12月25號呢,其實也就是我拍了五年的紀錄片,叫交換禮物,正是要跟臺灣的觀眾見面的很喜慶的日子。對?其實,我也非常感謝博士,因為我們這個紀錄片在做宣傳的時候,其實就是有跟博士這邊的團隊進一步他們聯絡。 01:54-02:20 因為博士其實也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處理大家跟身體有關的問題。同時,想要帶領大家往一個更大的藍圖邁進。一開始只是嘗試問,說,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合作的可能性。然後沒想到,博士的團隊真的對我們真的非常好。然後就說, 那我們就來聊聊天吧,然後,於是就促成了今天的對話跟錄音。真的非常感謝博士以及博士所有團隊的工作夥伴們喔。 02:21-02:56 寶儀,你那麼謙虛,那反過來讓我問你好不好?我們把這個角色點到過,當時,怎麼會想到做那麼精彩的一個紀錄片?因為我們大家看到是,至少前面有部分,那是非常考慮的層面。做這個訪問interview,到處去取得不同的專家的看,我認為是非常為你高興,也為大家高興。你要不要稍微解釋一下, 說明一下,突然這個角色兌換有點好? 02:56-03:27 對,其實一直都沒有機會好好跟博士聊這一段。其實,我們是在2019年的時候開始想要拍攝交換禮物這個紀錄片,那一開始真的也是,不管是生病時在,太多的人生病,或者是說,我們看到國外有非常多的紀錄片都在拍攝。不管是主流或者是非主流的一些治療方法,那個時候,我們就覺得,好像這個時機已經到來了,我們學習了這麼多,的確是應該可以透過不管是電影或者是主持的。 03:27-03:59 我們之前累積的一些knowhow,把我們可以採訪到的人,然後我們想要分享的知識,透過一個紀錄片跟大家分享了。所以當時呢,我們就發了這個心,想說好, 那我們就來採訪那些我們覺得很酷的。然後,不管是中醫師,或者是自然療法, 整合療法, 順勢療法,各式各樣的治療方法,只要是對人體有益的。而且是在這個世界上已經不管是科學可以驗證,行走多年的能量療法也是一樣的。 03:59-04:30 然後,希望能夠透過一個紀錄片跟大家分享。但是,其實創作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尤其是拍攝紀錄片,走著走著,好像這個紀錄片就長出自己的生命。它就不只是一個很單純的探討癌症療愈的紀錄片了,它走得非常,非常深。它從看起來像是很科學,或者是很頭腦式的某些採訪,逐漸的回到我的自身,變成是一個我對生命的某種叩問跟探尋的旅程。 04:30-05:07 因為尤其是疫情的關係,中間中斷了一段時間,因為我們就無法進去。一些科學機構啊,或者是醫院, 甚至是出國拍攝了。那這個時候,同時也發生了,就是我身邊的家人也面臨癌症的考驗。於是就變成了,真的,就很像是紀錄。我當時那一兩年,我是怎麼面對這件事的那心裡的那些遺憾,那些渴望,到最後能不能夠放下,然後轉變成祝福,然後變成一部像目前大家看得到的《交換禮物》這樣的一個紀錄片? 05:08-05:36 它是一趟很不容易的旅程,而且它是一個。我越是跟大家分享,我越是很難去形容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紀錄片,因為我覺得,我只是拍攝了屬於我的部分。但是,每一個人在看這個紀錄片的過程當中,其實都照見了自己的生命歷程。不管你曾經是生病的那一位,或者是你有陪病的經驗,或者是你願意打開你自己的對於這個世界,或者是對於自己,對身體的認識。 05:36-06:07 你都在《交換禮物》這個紀錄片裡面,能夠交換到禮物。其實為什麼?今天也很榮幸能夠跟博士對談,也是因為其實博士這麼多年來真的也從身體開始切入從真緣。一開始的全部。生命系列,慢慢,慢慢的,帶大家一步一步的走進。你說所謂的修行也好,或者是明白這個世界是顛倒的也好,然後慢慢的,我們可以在我們生命的歷程當中收獲所謂的禮物。 06:07-06:35 其實,我們彷佛也是追尋著博士的腳步,然後博士也是一步一步這樣的帶領著我們。所以,能夠在今天紀錄片上映的時候,能夠跟博士這樣子聊一會兒天,我覺得真的非常的感恩,謝謝博士。寶儀,你太客氣了,寶儀,我剛剛聽到你講,尤其你提到的個人的旅程,提了兩次,讓我感觸非常深。因為好多年前,三、 06:35-07:13 四十年前,我個人當時那時候最忙,就是在做免疫腫瘤的研究。而且我當時在經營很大一個,那時候做系主任,當系主任角色,最忙的時候。但是我對這個題目,非傳統的醫學,天然療法特別感興趣。所以到處,不光是光美國,全球大概有專家,我聽說有讀過,有看過他的資料,我到處都有去過。那時候也經營美國的NIH,當時美國國家的醫學研究院所設立的。 07:13-07:42 非傳統的一個辦公室,那時候還是個辦公室,那時候那麼早就參加。80年代,透過這個辦公室,我有接觸,幾乎各式各樣的領域,專家等都有接觸。像你在電影裡面有提到Dr. Jonathan Wright,我的印象中也是那時候,90年代就跟他接觸。在西雅圖Tahoma Clinic那個年代的英雄,因為我們大家當時出來回到臺灣,在90年代,2000年初頭,也是對這個天然療法做介紹。 07:42-08:16 當然,你曉得,就是,我知道,傳統的醫師很難接受,這不是他們的問題,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教育是傳統的。不可能會看到天王,或者其他的方法,或是這種命令的話,我認為門檻是非常非常大。我常勸我們的一些同行,我們的一些專家說,我們還是應該要把心境打開,要多接觸。不一定說證明,說天然療法,它就是好像我們違反全部傳統的醫學,或者是學到的,不是 它。 08:16-08:56 這裡多一個選擇,對醫師也是多選擇,對病人也是多選擇,所以我們應該要彈性更大一點。這樣子是為病人好,為希望把這個疾病把它治好,為什麼不能多接受不同的領域?我一邊在聽你講,剛剛也好,我在看你的新影片,就會讓我注意到你。把它稱為交換領域,這個領域是怎麼來?你是站到個人的角度在談交換,交換的觀念是站在你的可能在你的角度在談,交換,還是雙方對病人,醫師,各方面的交換? 08:56-08:59 你這範圍是什麼?像我這樣。 09:03-09:29 博士真的好可愛,真的開始訪問起我來了。首先,我想先回應一下博士,剛剛前面說的話,我想要回應的是我一開始的時候會講。我們有點像是追尋著博士的腳步這件事情,我不是因為想要追捧博士,所以我這樣說的,因為其實在博士這十幾年來的努力,我們慢慢的也像改變自己的腦回路一樣,改變了自己跟身體的關係。 09:29-10:02 然後這些年,不管是博士透過飲食,或者是呼吸,再更打開真原醫的觀念,可能也是因為博士的提醒,提醒我們。我們已經到了一個節點,這個節點,不管是有點急迫的,或者是說時間真的到了。其實以前的困難,現在可能因為時代的不一樣,我們已經能夠用一個更敞開的方式去接納各式各樣不同的。你說身體的治療方法也好,對待自己身體的態度也好,我覺得彷佛我們就是一起來到了這個時代。 10:02-10:30 而博士在前面,真的是碧綠藍綠的尊尊教誨,鋪了很長的一條路,於是,我們才能夠循著這條路往前走。所以,再次還是要感謝博士,這個是我非常,非常衷心的,因為這些年來,如果不是您前移默化的影響了,我們很多。我覺得很多觀念真的一下子沒有辦法轉過來。那再回到博士剛剛的問題,交換禮物,其實一開始我們會定這個題目呢,真的是一個很頭腦的決定。 10:30-11:00 因為我們真的就是看了很多的書,然後聽了很多病人的見證,或者是也看了別的紀錄片。好像有很多的病人在治療癌症的過程當中,都曾經說過這句話,甚至是醫師也說過,癌症是一份禮物。那個禮物就像是讓他們展開了新的人生,讓他們重新有機會可以檢視到底過去是怎麼錯誤的對待自己的生命。而癌症像是一個提醒,提醒他們可以重新活出一個新的心態。 11:00-11:32 所以,他們在至少都是那些走過了疾病的幽谷的朋友們,能夠很勇敢的跟大家分享,他們認為癌症是一份禮物。當然,我是帶著這個疑問去上路的,這一路上,的確有人留下來了,也有人離開了,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深刻的思考,到底是不是一份禮物?尤其是那些正在經歷病痛,或者是曾經承受過很大的失去的傷痛的那些親友們。 11:32-12:00 他們可能花了很多時間都不願意承認,他們認為那就是悲傷,那就是一種剝奪,那是一個分離,那是一個無法彌補的鴻溝。所以,也有人覺得,禮物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啊,這樣。但是在我走過了這一段之後,我在紀錄片裡面是用一個我希望客觀,但是當然也不可能客觀的方式記錄了。我覺得我有收到屬於我自己的禮物,我自己的禮物。 12:00-12:29 很像是因為我雖然不是生病的人,但是因為我活在一個大家庭裡面,所以我有很多陪病的經驗。在陪病的過程當中,其實我有很多的執著跟執念,那個執念是來自於我太。希望我的家人能夠好起來。我希望他們照我的方法做,如果他們沒有照那個方法做,彷佛我就是一個失敗的陪病者。於是,當中會有很多的衝突,會有很多的壓力在彼此的交流之間產生。 12:29-13:00 而那個壓力,又讓我回過頭來,更自責,是說,為什麼,為什麼我總是做不好?但是在拍攝的過程當中,我彷佛一點一點的放下了那個對於想要改變別人生命的那個執念,然後明白,可能,其實,我就只要很單純的陪伴他們,然後尊重他們對生命做出的選擇,其實這樣子也就可以了,因為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其實都有自己的功課要完成。 13:00-13:29 那那個是他選擇的,就好像我也有我自己選擇的,我也不希望別人左右我的生命,是一樣的。於是,在拍完之後,我好像放下,我希望我真的放下了一點什麼,更不要說,尤其是這段時間,花了很多的力氣在做宣傳,所以其實包括跟博士這樣子的交流,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棒的交換禮物,很多人看完了交換禮物之後,打開了他們對於身體的某種認識。 13:29-14:04 甚至是曾經生病的人,願意說出來,他們當時在想什麼,而說完了之後,願意放下它。我覺得光是這樣,我也交換了不一樣的禮物,所以交換禮物。對我來說,這個名字其實是方方面面的,它是很多,很多不同層面的。這個是我對博士的訪問的回答。哦,很清楚,我看你現在又客氣,又謙虛,又誠懇。而且我跟你接觸這段時間,也發現你個人有相當大的一個轉變。 14:04-14:34 所以只能為你高興,恭喜你,尤其你是經過你自己的這個作品,得到一些你剛剛所表達的,這非常不容易,你可以這樣表達,大家可以聽出來,你受到很深的影響。像你剛剛有提到說,每一個人就是他自己的條件,對不對?那你講的這句話,其實就是在講注定的觀念Pre-determination,就是說,我們來這生一樣的注定。連口呼吸,這一生,呼吸多少次,心髒跳多少次? 14:34-15:11 你可不可能被傳統醫療治好,天然療法治好,等等,全部,你在找什麼,專家,該不該找,是應該有這種的規劃,全部都注定的。這句話對一般人反而比較能接受,因為他說,我可以去尋,我可以去找。我也總是有個自由的部分可以做,我可以做主,但是我們只要仔細談下去,其實沒有這個自由。那你剛剛表達,就是我走到最後發現,我也不需要去干涉,我也不用去有什麼期待。 15:11-15:47 講。扮什麼角色,我最多就是一個角色,就是變成一個觀察者。對不對,就是我在旁邊陪伴,在觀察,在做一個很好的服務的朋友。這樣來看,一個朋友的立場來看,這樣子,你也放過人家,也放過自己。我認為,這其實就是我們這一生來值得學習的。你剛剛用你自己的方法表達同一件事情。這也是我在看博士的新書,先跟大家講,不好意思,我有先偷看一些重點,然後在看博士的新書的時候,有一個其實也是蠻深的體悟。 15:47-16:18 因為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尤其是我們被傳統的教育也好,或者是說某一些價值觀,我們都認為,如果遇到困難,我們就要努力,或者是說,我們就得改變。這樣,我們才是勇者,我們才有直視這個深淵的能力,這樣子。但是,其實博士的書,彷佛就是想要,就是我剛剛說的,想要改變一下大家的腦回路,換一個想法,思考,看看你是不是能夠用一個更放松的方式。 16:18-16:52 就是活著,就是存在著這個東西。其實,在這一路上,我覺得博士的教導的確也給了我很多的提醒跟衝擊。在這裡面,我可以想問博士一些問題嘛,因為其實博士的書裡面有一些章節。其實跟在交換禮物,我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些想法,其實有一些是不謀而合的。比方說,書裡面有一章寫著是超越理解的苦難,超越理解的平安,裡面提到生命最高的考驗,也就是生命最大的禮物。 16:52-17:21 其實,這也是我在拍攝交換禮物過程當中,很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雖然我們都說很多事情是注定的,博士也常常這樣提醒我們,但為什麼博士還在出書?我為什麼要拍紀錄片,或者是做podcast,想要跟大家分享,或許就是會有一些注定。看到我們的文章,聽到我們聲音的人,然後在他們的心裡面種下那一個種子。換一個角度去看待生命,不同的考驗。 17:21-17:56 就好像博士裡面有寫給Rachel一位漸凍症患者的信,裡面裡面有一些東西非常打動我。因為你上面寫著。痛苦到底,其實也是生命給予的機會,讓我們可以回轉,而人生遇到重大的損失,才會有醒覺的念頭跟決心。生命最大的禮物,在最短的時間加速演化的過程,我覺得這個也是我們在交換禮物當中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很多時候你生命遭遇的苦難,不管它是生病,或者是分離。 17:56-18:22 甚至是我前一陣子去上了一個朋友的podcast,他跟曾經歷一個離婚的創痛。我覺得如果能夠穿越它的話,的確它就是生命當中最大的禮物。不知道博士可不可以就這個部分能夠再為我們打開一些呢?好因為你提出了很廣的一個題目,好像都一樣的。點到其實我首先講,寫書,為什麼需要寫書,為什麼你要做這個文靜影片? 18:22-18:52 這個其實都還是是不一定的。像瑞恩就會講的那些話,我其實莫名其妙,最清楚,我這樣,他可以利用,因為他要把我以前一些想法也好,就是我口頭上表達的問題,就往生活上各方面這樣表達出來。他要做記錄,又做整理。他是非常可以利用這方面的,因為也在幫我考慮,幫大家的考慮,我這樣是完全不可以利用。是什麼?我常講,是Holy Spirit,一種聖靈在帶著我走。 18:52-19:22 那他也都知道,我一天前要寫書,根本連標題都沒有,連飲食都沒有,但是事後有時候會改正。幾分鐘前,我們在聽舞臺給他一些意見,也沒有什麼雜念,也沒有什麼念頭。你說這個跟注定不注定有什麼關係,是注定的,等於說,一個人可以輕輕松松的不費力,沒有選擇。你常聽我用這些話講,Effortlessly,或是choicelessly,就是沒有選擇。 19:22-19:54 在進行生命,這倒不是說放棄,常常很多人就說debug,放棄生命,你該做什麼,做什麼?但是,你不會去把它變成大驚小怪,不會去擺在心裡面,認為非怎樣不可,一定要我生命,一定要把它守住,不讓它流失掉。我過去這40年來看到的全部病人,好的,都是這樣的。他看開了他該做的,他做,但是從另外一層面,他不是抓得很緊,他看開了。 19:54-20:26 但是也有很多朋友完全看開他,可以接受他的命運,但是也可能會走掉。所以,你說不是一個交換條件,可以這樣講,就是我們用什麼態度?對生命往往就會有好的結果,有好的回報,這倒不是這樣,跟生命有一段交換條件。你最多只能做什麼,放下,你該努力,努力。所以我常會講菠蘿蜜,其實你在做的就是比如菩薩道菠蘿蜜。 20:26-20:59 我講就是用你自己的一些條件。你的教育,你的講話的能力。演出詞,拍電影,紀錄片,全部,這些是相當,是要有一個skill,一般人你叫我做,我絕對做不出來,所以你一定要一定是這樣。你用你的條件,你用這些條件,用到最好,來做什麼,來服務。這是一種菩薩道,我們這樣在旁邊,像習近老師也是在做菩薩道,有非常大的犧牲。 20:59-21:31 這段教育,我們有個轉換中心,全數沒想成立,幫助,不曉得多少朋友也是菩薩道。你說我,孟宜,靜雯都在這樣,也都是一樣,他們也都是有種傻人,傻勁。這樣子,都是帶著服務心,跟我在商量,我們在談,都是在怎麼去服務,別人,都是這樣子。就是做到最好,但是不是在做到最好的過程。在當中,我們好像皺著眉頭,擔心這個,擔心這個。 21:31-22:06 其實我們這個團隊,你會覺得大家都是比較容易笑,比方,大家開玩笑,比較快樂,這是我們在講的。所以,你剛點到一個重點,就是說,超越這個世界的,不管是快樂,喜悅,或者是平安。THe peace that passes our understanding。一個人達到一個境界,一個平靜,一個可以講說就是完全放下的那種狀態來面對生命。你曉得什麼都不怕了,這樣子的話,我常講,就像一只獅子在吼,根本沒有叫。 22:06-22:40 聲音。擺個樣子,就該發生什麼,發生什麼,你會完全可以接收,接納,可以包容這個生命。這是我常講說,是我們真人的病人所帶來的精神,所活出來的精神,是在有腫瘤。但是勇敢的很。周邊人掉眼淚為他擔心,反而他要做一個榜樣,做什麼榜樣,就是我可以高高興興的活下去。我只還有一秒鍾,我是不是可以服務你,你不需要服務我,我可以服務大眾,服務旁邊的人,你不需要為我難過。 22:40-23:10 我這樣好得很,為什麼我是追求品質?我現在好得很,這個瞬間,我還活著,還有一口氣,我是可以活出我最高的境界。這是我們在講的忠告,這是我們在講的真原因。周邊,我們群青老師也都知道,周邊好多病人都是已經差不多。認為從別人角度要可憐他,他會走掉。他好得很,該做什麼,做什麼,唱歌,跳舞等都可以活起來。 23:10-23:52 反而他的生命的品質。在這個階段,最後一個階段,是活出最美,最高,最優雅的一個階段。我是希望他可以看到越多人。這樣子。從你自己做這個紀錄片,是不是最後也得到這個結論?像你裡面也有講非常多的一些朋友,聽起來很悲哀,對不對,好像是你堂弟的,堂弟的太太,太太。他走之前,最後一個願望就是兩個人還是結婚,這是非常美的一個經過,這叫人家,每人聽都會很感動,還有,我記得還有一位叫Olga,對,也就好起來。 23:52-24:29 這就是意思是,你的選擇,選擇。這Care的案例都非常好,有些是成功,有些從別人角度是失敗。但是,因為你下這個標題交換禮物,其實沒有誰成功,也沒誰失敗。一切都預做,安排的剛剛好。我聽完博士這樣講,我心裡覺得好像有一顆大石頭放下來了。因為其實在不管是在拍攝,或者是在宣傳的一路上,我心裡面是非常忐忑的。包括很多人會質疑,質疑我們是不是要跟主流醫學對抗,但其實不是。 24:30-25:10 有些病患,像我們裡面有一些成功的病患,也是透過不同的療法結合了。然後,才能夠在人生道路上慢慢往前走的,他們也成功的留在了地球上了。除了這些質疑之外,有更多的是的確。我們會遇到一些病人在他們身體遭受很強烈的痛苦的時候,這時候,你想要跟他們說,其實這是一份禮物。我覺得很多人沒有辦法當下馬上立刻完全接受,因為那真的是需要一點時間,需要一點歷程的那不知道博士,因為博士在中道這本書裡面,真的也很用心的,帶出了不同的練習。 25:10-25:40 不管是呼吸的, 冥想的, 靜心的,跟身體的連結的。不知道博士在這裡是不是也可以給一些正在遭受身體上的痛苦的朋友們能不能夠?有一些練習,是他們現在可以做的,幫他們能夠度過至少目前的難關的呢?有,很好,因為您問的這個好,我們講到重點。其實,我們在周邊非常多的朋友,有好多朋友會接觸,不光是在臺灣,在美國,那好多我覺得是同事都知道。 25:40-26:12 我說,我辦公室有時候在排隊,外面有好多朋友。他需要幫忙,需要得到一點安慰,這樣,所以痛苦有好多層面,當然,你現在指的是腫瘤,有些是神經上的一些障礙,肺癌都有很多層面。所以,首先,我認為您講的很對我,不能一直再強調說,痛苦是最大的禮物,是最大的恩典。講這話是我可以點出來,但是事後還是要教大家,還是要跟大家分享。 26:12-26:51 有很具體的方式可以帶出來,這當然是我們要分享。所以,整個有一個program,有一套的做法,有一套的作業,點點滴滴。比如說,在觀念上,對這個什麼叫做人生,這一生,我們來這個世界做什麼,到底我是誰,從這裡做什麼。我記得還有一本書叫做《必要的創傷》所以裡面也在打開Necessary trauma。從這裡面慢慢,一步一步,從心理的層面,從認知的層面,就是我們對真實Reality, 現實到底是對這個世界。 26:51-27:21 我們會痛苦,就是守住在這個人身體,這個身,心態放不下,才會有那麼多痛苦,那麼多悲哀的事情,心理上層面、身體上層面。所以,首先對這個認知,接下來有呼吸的方式,有運動的方式。比如說我們在講的神經,神經方面的密軸神經Vagal nerve。我們去放松,怎麼用這個密軸神經來達到一個全身的放松? 27:21-27:51 你想全身放松,痛就起不來了,問題是你怎麼去做,可以達到這種境界,最重要。我的看法還是說,不管你有病,你還是要練習,還是要隨時做反思。有練習,有妥當的呼吸要做,有妥當的靜坐方式,要做時轉內坐。不是等到痛得來不及,踩個煞車,或是沒辦法忍受,那時候你做慢了幾步,還來得及,但是就慢了幾步。 27:51-28:25 為什麼我們在講說中道這個大法門,這種隨時要透過中道做個回轉?中道其實在教我們怎麼去回轉?回轉到哪裡?回轉到我們真正的自己,真正的心、意識,我們的本質,隨時都要做這個功課。因為等到命稍微趕一下,痛苦來了,人生是痛苦,是早晚的問題,那時候你要再去做。左手來不及。因為你會被這個世界,被這個痛苦,被這個神經所帶給你的不舒服,這些感受會被帶走。 28:25-28:57 那是不是在這種情況下還可以踩煞車?當然是可以,因為我從病人的身上看到,絕對是來得及。那跟你剛剛講提醒是一樣的。我從來不會說一定要非怎樣用哪一個,療愈,天然或是非天然,非傳統或非傳統。我常常跟大家打招呼,說,你該用傳統,就用傳統。假如一個手術可以解決,你為什麼要就爽快的很,你就處理,假如有什麼治療,大家已經很多。 28:57-29:25 根據文獻上有種種的論文。你當然就去做,你不要去堅持一個理念,你要好嘛,身心要達到一個根本。當然,你自己要做一點研究,自己做一點調查,這樣子的話,你就做一個。我常講一個,教育,好像就是受過教育一樣的教育的一個。你是一個做個抉擇,不是誰無門講,你根本做就自己,還是要花一點時間,因為這生命是你自己做主人,大概這樣子。 29:26-29:53 謝謝博士,我覺得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宣傳交換禮物的時候,其實還放下了一個很深的祝福,就是我希望大家能夠在健康的時候就交換到這個禮物,不要等到措手不及了,然後才來重新學習你跟身體的關係,其實也就跟博士剛剛分享的。其實,中道不是等到你生命遇到困境,你才需要練習的,而是其實現在,馬上,立刻就可以。 29:53-30:29 每一天,每一天,你越靠近中道,你越是用中道的方式活出你的生命,不管你過得好或者是不好,其實你就活在中道裡。我也希望大家不需要等到生病,病痛來,敲門的那一天,就能夠收到生命想要送給你的禮物。這也是我們在拍攝交換禮物的一個很大的初衷。它不只是給病人看的,它更多是想要給健康的人看的。所以,非常謝謝博士的打開。那我接下來有一個問題想要問,因為我們在交換禮物裡面,也打開了一個。 30:29-30:51 蠻新的觀念,也不是蠻新啦,其實是一個應該我們要這樣想的觀念,可是比較少人會提出。因為很多人都把癌細胞視為敵人,所以我們要消滅它,戰勝它,然後讓它完全消失不見。可是,我們在紀錄片裡面,其實有一位許宗華醫師有說。其實癌細胞就是你的細胞,如果換個角度講,你的細胞像是你的孩子一樣。 30:51-31:21 其實,癌細胞就像是在一個環境不好的家裡長大的孩子,慢慢的好孩子就變成了壞孩子。所以,為什麼我們在紀錄片裡面?我跟癌細胞溝通的時候,我叫它死仔,就是有點像壞小孩,或者是死小孩的意思。其實也是想要改變大家跟癌細胞的觀念跟關係,那不知道博士怎麼看待,就是因為,如果癌細胞本身就是體內的正常細胞,最後變成了癌細胞。 31:21-31:36 就像家裡的好孩子變成壞孩子,我們應該用怎麼樣的態度去面對這所謂的壞孩子呢?寶姨,我過去,我們同事身邊的同學都曉得,我喜歡用這個字共生存。 31:38-32:17 什麼意思?就是說,我們其實從我的角度,也沒有好,也沒有壞?細胞都一樣的?種種的條件之下,環境造出來,細胞,就是它已經不受到指揮。它有個獨立的另外一個program,好像Genetic Program,就是遺傳的另外一個管道。這樣走下去,那有另外一個重點,我常常跟同事們,跟朋友這樣分享。就是說,沒有一個疾病是local,或是哪一個地方或哪一個細胞來反映出來的,沒有一個疾病是Local,就是說只有這個systemic。 32:17-32:58 就是生病。是整個環境受到影響,反映在哪裡,反映在一個部位,是一個local manifestation,在一個部位反映出來一些症狀。這個疾病其實是整體,是環境,可以講,這是宿主本身,它環境不正常。總有細胞在反映,這部分在告訴我們,你本來就是吃的,可能有問題,環境有汙染,有接觸,一些化學物不應該接觸的。在這種情況下,我是腫瘤細胞產生出來的,所以我反過來,我對病人。 32:58-33:34 過去這三、四十年都一樣的,將近四十年都教大家怎麼去禱告,晚上、白天禱告。為這個細胞,禱告,感謝它,感謝這個腫瘤細胞,感謝就是愛護它。比如說在肝,在觀想的肝,我說越具體越好,不是去殺它,剛好是相反,是說我過去好像跟腫瘤細胞在對話,道歉,對腫瘤細胞道歉。過去我沒有照顧你,讓你這樣子演化出來,我可以做什麼來幫助我? 33:34-34:17 我只能祝福你,就是希望你跟我可以共生存。所以我們這樣,尤其在美國,看到好多好多朋友,就是有各式各樣的腫瘤,腎瘤,乳有神經上的腫瘤,在腦。我就從專家的角度是不可能,它已經老者走掉,但是身體上這些腫瘤還是存在。還是就是共生存?甚至,這些朋友可能到最後,他也不去測驗,不去檢驗,就是去做調查,比如說實驗室的測試完全過得好好的,我說就走下去,你跟細胞共生存,即使我跟大家這樣子講,我也這樣認為,細胞也有意識。 34:18-34:53 Cellular memory,Cellular function,它本身有意識,本身有記憶,我們沒有必要去想把它處理掉,把它殺掉,當然,這是站在一個整體的角度來看。所以,你去治療沒有關係,可以治療也跟意識,跟細胞的意識做個溝通。等於說你把它帶到光,讓它一起走掉,讓它早一點走。你說可以做,但是不要我們用的對立,用的暗殺,或是用的處理的。這種角度來看,這樣的話,天下平安。 34:53-35:29 這也是一種對我們個人的意識非常大的一個轉變。因為,假如你對你自己身體的細胞,你都可以愛護,你都可以原諒,你都可以跟它共生存,其實那你都可以愛護。為什麼不愛護,世界,為什麼不愛護?哇,這個打開,真的是一個蠻高的境界,但其實也就跟我最近很努力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一個想法是一樣的。因為我也始終覺得,所謂的你說,像修行也好,或者是對於某些事物的和解,或者是理解也好,其實它向內跟向外是同時並行的。 35:29-35:58 很多時候,當你自己的內心沒有衝突了,你跟世界的衝突其實也就消失不見了。那剛剛博士在講,關於跟癌細胞如何共存,跟家裡的壞小孩如何共存,其實也是一樣的。你對自己的各式各樣的細胞抱持著感恩,然後然後感謝他們,希望他們活在光裡,同樣的,對於外面的世界也是一樣的。你也會希望,不管那個人在別人的眼中,是二分法的好人或者是壞人。 35:58-36:31 你都能夠感謝我們用一個很多元的方式存在這個地球上,然後希望這些光都能夠照耀到每一個角落的那種感覺。那今天,既然還有這個緣分,跟博士聊天,我也想多問問一些有關於跟中道有關的問題。因為,其實,尤其是聽我的Podcast珍寶儀的人生藏寶圖的很多朋友。他們有些時候是遭遇了人生的難題,不管那是疾病,或者是他們在生命當中遇到了挫折,於是,逐漸走上身心靈或者是修行的道路。 36:31-37:04 但是,不管是對於人生難題的解決,或者是個人靈性的進展,博士在這個當下,有沒有是什麼想要提醒或者是祝福大家的呢?其實,我們在講中,道,它是包含一切的,你講說這個宗教啊,或者是靈性的法門。我在書裡面代表一種古人、希臘,那印度,更不用講華人。不管是用哪一個角度,哪一個文化來看修行的問題,或者什麼叫修行,就是對這個真實在追求,對真實追求的問題。 37:04-37:51 其實它都可以做一個整合,都可以套上去,那中道最多只是做什麼,做一個。回轉,回轉到哪裡,回轉到智慧,回轉到心,不光是回轉。再加一個有善的念頭,一個正向的念頭,正向的態度。就是說,你為什麼?常常講,就是你對任何眼前發生的事情都可以做一個歡迎,做個肯定,做個接收、接納、包容,然後最後就是感恩,這感恩的功課,就是可以講,這就是宗教,帶一個人帶到宗教的門戶,當然,一個人感恩到底,他其實是在做臣服,臣服到底,你曉得一個人,他自然還帶著一個正向的念頭,就是一邊在臣服一切,接受一切。 37:51-38:24 但是同時在肯定這宇宙不會犯錯,肯定一切都好,肯定就是你來的。這件事剛剛好,就是宇宙的安排,不可能有一點一丁是不理想,是多餘,或是這樣就剛剛好,一切就是不斷的,這樣子。強調。一個人走到最後,臣服到最後,你曉得就剩下什麼,剩下你的本質,你的本質永遠臣服不出來,走到最後。它有一個來源,我常講一個Source intelligence,有個聰明,有個意思,到最後,還是剩下這個。 38:24-38:56 沒辦法,離不開你,你也離不開它。這樣子的話,一個人站到那個角度來看一切,這就是餐,其實用這種方法,把餐跟臣服兩個大法門。可以把全部的過去的活脫,樣樣都可以把它拋進去,可以把它整個整。這個,我把它稱為是尼羅火,未來的火,未來的基督所留下來的,所想,帶出來的一套的學問,妙事的基督,妙事的基法門。 38:56-39:30 大概這樣子,用這種方法,用這種可以生活,任何層面,其實都可以用到。它不是等到哪一天,你不需要做一個發誓,或每一個瞬間,這瞬間還沒有,下一個瞬間,還沒有滿意。透過這個瞬間,你都可以做一個回轉,都可以做一個接受,接納,感恩,做一個全面的接受。其實就是那麼簡單的宗教。當然,這個順序用不光是在許多練習,我們也有很多朋友,很多讀者的朋友。 39:30-40:05 他已經,我認為是非常成熟。所以,這裡面,我希望用一個比較快速的腳步,比較快的力道,讓大家再進一步整合,整合。他們個人的理解,領悟,跟這本書所講的是不是可以搭配之外,其實這本書是這樣子規劃的。但是,對我們,你說,對你這個團隊,你的團隊有疾病,有腫瘤。我認為他是非常直接,因為首先,一個人要接受,自己,可以承輔一切,包括有些的疾病。 40:05-40:42 要看開,要看開什麼,看開人生,看看自己自己在犯什麼,矯正,來世生子在做什麼,你到底是誰,這些很根本的基礎的問題,得到一個回答。一個人在這方面追究,好像表面上跟疾病,你的疾病不相關,但是話講回來很有密切的關係。因為你這個大題目,生死的大題目也包了。其實,這個疾病你發現只是一部分,你也根本看開了,你不需要對你的疾病去分析,疾病怎麼來的。 40:42-41:24 過去虐待誰或怎樣,它的因果的這種層面,我們不需要追求。首先,把這個注意擺到你自己,從你自己開刀,從你的身心開刀。這個回應是完全符合,就是過去大神所講的,宗教也好,菩薩道,聖人的經典都可以做到。很多人說做不到,我說WhyGive a Try?你為什麼不試一下,就這個瞬間,你就試,不要等到下個瞬間。不知不覺又做起來了我認為,一個人有疾病,尤其是已經非常嚴重,更需要做。 41:24-41:49 因為這樣的話,他可以把這個生命剩下多少生命,把這個品質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提升。也就是我們這三法,雖然有好用,有困難,有些人講不完的,說不完的,很痛苦。在這種情況下,你還可以把這個保留著,這個有所保留的自己。 41:51-42:25 我講的就是他有一個體會到一種平靜,平安,遠遠超越這個世界,可以理解的,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嗯,太好了,謝謝博士。最後,最後,雖然今天錄音呢,是在12月25號聖誕節,但是我們節目的播出是12月31號。也意味著我們即將邁進嶄新的2025年了。那在今天Podcast的最後,不知道博士有沒有什麼祝福想要送給?不管是正在聽Podcast的朋友? 42:25-42:51 尤其是那些希望能夠交換到生命禮物的那些朋友們,有什麼祝福想要送給大家呢?好,首先,我還是要提醒,提醒自己吧,各位,就這個生意還是太寶貴,就我們這次要來,父母帶我們到。這次。走到這裡非常長的一個經過,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經過痛苦,吃過苦,所以非常,非常寶貴,不容易走到這裡。 42:51-43:22 所以,接下來,我還是希望首先祝福大家。也有小小的一個經驗,就是不要把這生意讓它流失掉。白白的。過去,就是對我們樣樣都要計較,有好多。在這個物質的層面,我們非得得到什麼,追求什麼,我們可以。反過來,我們可以做一個快樂的人,可以往內心去走下去,走一條沒有回頭路的路,你看,有沒有這個勇氣這樣子走? 43:22-43:33 最好的人不講瞎話,誠懇,只怕別人受傷,充滿著帶來的光,帶來的希望,帶來的善意,給別人不斷的帶來的。 43:36-44:14 活出最美,最優雅的就是選擇的一條生命,這樣就好了,一個人全心來到自己的境界,自己的心境。其實,你曉得,你不用擔心,影響到周邊的人,自然會影響到。你,自然會在別人的眼光裡面做一個模範。但是,這也不是你的目的,從你的角度,最多只是做一個平平安安的人,做一個快樂的人,這樣就好了。其實,這是我可以對我自己,對我自己最關心的一個情感。 44:17-44:46 謝謝博士,非常感謝博士,在這個平安夜的時候,就是抽出了這麼寶貴的時間,跟大家分享了這麼長。雖然可能因為嶽陽訪問的關係,有的時候我們在聲音上會有一些Lost掉。但是我認為,博士想要傳遞的訊息,或者是說在這裡面埋入的某些祝福跟期待,其實是非常深遠的。再次感謝博士,我也希望不管是透過博士的忠道,或者是交換禮物,都能夠陪伴著大家。 44:47-45:01 然後,希望大家都能夠很平靜的活在自己的中心裡。謝謝博士,謝謝你華瑩,謝謝大家,謝謝博士,聖誕快樂,掰掰,謝謝。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Happy New Year。 我有個LINE社群,一起分享楊定一博士的理念 您已被邀請加入「蛻變人生讀書會(楊定一博士共修)~姚小鳳心靈」!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line.me/ti/g2/9g_yFUR3EZM1K-NCqUXvmnWpbFdPgEwTRZ48k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